想要理解孩子?请“带着耳朵,闭上嘴”

想要理解孩子?请“带着耳朵,闭上嘴”

在带孩子的路上,因为孩子表达能力有限,经常会误会孩子。我们总“以己之心度‘小人’之腹”,没有真正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世界,去理解孩子。

1

其中,给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在小区里亲眼目睹的一幕。

小区南边的高层一楼有一家国学幼儿园。


想要理解孩子?请“带着耳朵,闭上嘴”


小区的南门是一个比较小的大门,没有门卫。平常,大门旁边只开一扇小门,业主自主刷卡通过,小门自动关闭。因为,小区里有幼儿园,很多外面的家长也有卡,方便接送孩子。

那天,下午五点多,我出门办事,刚好走到小区幼儿园的楼下。恰逢幼儿园孩子放学,很多家长接孩子。那会儿,已经接到后面,来往的家长已经不多了。

“你为什么要不停地开关那个大门?你在那开关,别人怎么过?”远远就听见一个女声在大声说话,语气中充满怨怒。

稍走近点,终于看清。那扇小门的外面,一个妈妈正在批评坐在电动车后座上的儿子。小男孩也就四五岁的样子,坐在停靠着的电动车后座上一言不发,低着头,默默地听着妈妈大呼小叫。


想要理解孩子?请“带着耳朵,闭上嘴”


妈妈面对着一声不吭的儿子,越说越激动。“你手咋那么贱?为什么要不停地关门?”。说着,妈妈的巴掌已经落在了孩子的脸上。

让我惊讶的是,这样一巴掌下去,那小小的孩子居然没哭。

或许是儿子的倔强更加激怒了这位妈妈,接着又是一巴掌。这次,孩子终于哭了。

“哭,哭,你在那玩儿那个门,别人都没法走,你还在这哭”。看到孩子哭了,妈妈的情绪似乎也缓和了一些。

这样的场合,我也不好驻足看热闹。就只是从旁边经过,看到,听到了这样的事件。


想要理解孩子?请“带着耳朵,闭上嘴”


2

这件事,让我思考很久。

虽然不知道事情的起因究竟是怎样,但我清楚,这位妈妈“管教”自己孩子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孩子的教养,不是为了孩子今后的品质培养,而是为了自己当下的“面子”。

四、五岁的孩子,正是好奇心旺盛时期,对任何吸引自己注意力的东西都能充满兴趣,总想去摸一摸,捣鼓一番。

我和儿子也经常从这个小门通过。儿子也很喜欢开关这个小门。

他觉得小门刷卡打开后自动关闭觉得有意思,看到门在背后关上,还总回头再看一眼。他看到别人把门彻底大开,用砖头挡住,不让自动关闭,他也会有自己的想法。他有时候会去把砖头拿开,让门关上。有时候,他又自己找块儿砖头,也把门挡住。


想要理解孩子?请“带着耳朵,闭上嘴”


我想,那个小男孩应该是和儿子一样,在大家出入频繁的时候,在那不停地开关门,影响到了别人通行吧。

如果真的因为孩子的行为影响到别人,让别人微露厌嫌的目光。我倒是觉得自己可以给别人说声“对不起”或者“不好意思”。这样,既没有伤害孩子的好奇心和亲子关系,也让孩子学习到了在打扰影响到别人的时候,应该如何处理。

很多家长,在自己的“面子”和孩子之间出现冲突时,往往选择了前者。我们怕别人说我们的孩子没教养。因为,孩子没教养,是因为我们父母没教好。这样的想法恰恰映射了父母内心深深的自卑,而这样羞辱、打骂孩子,只能让更深的自卑在孩子心里逐渐固化凝结。


想要理解孩子?请“带着耳朵,闭上嘴”


3

如何才能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呢?

我自己在学习一些管教和养育知识后,再经过自己的总结实践,发现,最好的办法就是,“带着耳朵,闭上嘴”。

那么,具体如何做呢?

一、所谓的“带着耳朵,闭上嘴”就是希望大人能够多听孩子讲,在孩子未明确表达之前,先不要急于作出反应,可以先了解清楚孩子这样做的背后有他自己的什么理由或原因。

如何能孩子开口说出自己的真正原因,也是门儿技术活儿。在我和儿子沟通的过程中,总结出来这样的规律:

不要问“为什么….?干嘛这样做?”。


想要理解孩子?请“带着耳朵,闭上嘴”


这样的问题语气和家长微微的焦虑情绪联合,会让本来四五岁处在情绪敏感期的孩子产生应激反应。也就是,这样的问题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

如果换成“那是什么原因让你不喜欢……?”,“刚才是什么样的情况,让你不开心呢?”,“你刚刚想做什么呢?”。这样的问题,语气缓和了很多,少了一丝质问的语气,让孩子就很容易接纳,并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

这就是所谓的“带上耳朵”,先听孩子是怎么说,听听孩子的想法,才能和孩子真正共情联接。


想要理解孩子?请“带着耳朵,闭上嘴”


二、“闭上嘴”又是什么呢?

就是在孩子做错事情时候,先不要自动反应,用嘴巴说出一堆说教或批评。这样等于,先关闭了孩子表达自己动机的大门。

像上面的那位妈妈一样,我们在面对孩子“错误”的时候,太乐忠于赶紧“告诉”孩子们为什么不能那么做,要这么做,应该有什么感受,不应该有什么感受。而这样的批评灌输,除了让家长的情绪越来越激动外,看孩子越来越不顺眼外,让孩子越来越内疚外,并不会引起孩子的任何思考,更没法让孩子真正学会技能,无法和孩子产生真正的共情。

“关系大于教育,好父母永远是和孩子是一头的”,约翰.戈特曼博士在《培养高情商孩子》里的这句话,现在已经深深地印刻在我脑中,时刻提醒自己。那么,就让我们都“带着耳朵,闭上嘴巴” 和孩子并肩站在一起去了解,理解自己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