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煤炉——童年回忆

今天在单位和同事吃晚饭的时候,聊起童年的吃的很多土产美味,突然就想起了一样童年的特别东西——蜂窝煤炉。

我猜想很多八零后的孩子应该都认识蜂窝煤炉,在山东农村长大的我当时管这个叫“煤球炉子”,几乎是每家必备的做饭用具,可以烧水、煮饭、炒菜等。平时不用的时候把风门关上,炉子就会因为缺氧开始缓慢燃烧,用的时候提前把风门打开,炉子就会很快变旺,可以使用了。

蜂窝煤炉——童年回忆

蜂窝煤炉

我小时候,因为买的成品蜂窝煤比较贵,我家都是自己做的。我记得是用很细的煤粉,加入很细的黄泥,怎样的比例我已经记不清楚了,然后加水努力搅拌均匀,但是不能太湿了,然后用模具把湿的煤压紧,在泥地上脱模,天气好了两三天就干了,就可以靠墙堆好了,我记得我能做的很好。

蜂窝煤炉——童年回忆

蜂窝煤炉——童年回忆

蜂窝煤模具(煤球磕子)

我小时候家里会买一些小鱼干,小鱼都是海里的小杂鱼晒干的,要吃的话需要烘烤一下,这个时候蜂窝煤钳子就可以用上了,把钳子放在炉子上,不能太旺了,小鱼干搭在钳子上,很快就可以烤熟,后来很多年我会突然非常想念那种烟火气里荡漾着的烤鱼干的味道。我还记得一种青鱼干烤的时候会冒油,滋啦滋啦的很腥很香,鱼肉可以撕着吃,海鲫鱼因为有鱼鳞,烤的时候鱼鳞会爆起在鱼身上,焦香而且脆脆的,其他类似牛舌头鱼(小板鱼)烤完了也是脆脆的。

蜂窝煤炉——童年回忆

蜂窝煤钳子

蜂窝煤炉——童年回忆

小鱼干

我还记得小时候家里有一种很大的铝锅,妈妈会用面做饼,把炉子火力调弱,慢慢的烘烤饼子吃,我记得那个饼很厚,妈妈可以把饼的两面都烤上焦黄的,吃的时候要用刀切开吃,我喜欢吃焦黄脆香的饼皮。

就是一个简单的蜂窝煤炉子,陪着我长大,我记得它燃烧时候空气中轻微的硫磺味,记得炉子上烤鱼干滋啦滋啦的声音,记得妈妈烙的大饼的麦香味,童年的丝丝回忆,经常还在我的梦里出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