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温棚种出移民脱贫致富“定心丸”

近年来,郝家桥镇泾灵村将设施温棚蔬菜种植作为移民增收的支柱产业,通过政府搭台、群众参与、合作社带动、专业技术指导、外销对接等多种措施,帮助移民群众搭建新型设施温棚,发展蔬菜产业种植,让移民群众种出脱贫致富“定心丸”。

设施温棚种出移民脱贫致富“定心丸”

走进郝家桥镇泾灵村,一栋栋整齐划一的设施温室内,西红柿、辣椒等蔬菜长势喜人。看着自家蔬菜销售行情一路上涨,很多种植户对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今年64岁的张雄是泾灵南村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全家人仅靠儿子打工的所得来维持生活,现如今,张雄却成为了大家眼里的种菜能手。

设施温棚种出移民脱贫致富“定心丸”

张雄说:“我是从泾源县搬来的,之前光靠儿子打工的钱,只能维持六口人的生活。我年龄大了,出去打工也没人要,就一直在家里。去年村上帮我建了个棚,种了一些西红柿。村干部们还帮我办贷款、找项目,研究市场行情,真的很细心。”

设施温棚种出移民脱贫致富“定心丸”

最近,西红柿的产地采购销售价格在每斤2.8至3元,这让比张雄还早一年种植温室西红柿的兰五仓心中乐开了花,曾经打过工也做过小生意的他,最终还是通过种植设施温室蔬菜脱了贫、致了富。

设施温棚种出移民脱贫致富“定心丸”

兰五仓说:“搬迁下来我打过工,之后又开了饼子店,干了五六年,一年收入四五万块钱。后来我和媳妇商量建了个大棚,日子也越过越好。”

设施温棚种出移民脱贫致富“定心丸”

掀开种植户兰五仓家的大棚门帘,一垄垄西红柿果实累累。自从他承包大棚种上了西红柿,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挖土打垄、搭架绑蔓、保花护果,几乎每天都在温棚里操心,这才有了今天这么好的收成。现在已经到了挂果采收期,由于他种出来的西红柿品质出众,采购订单根本不用发愁。

兰五仓说:“我是第二年种的西红柿,按照今年这个价格,这一大棚下来最少能卖个两万多块钱,除掉肥料钱,差不多能挣个两万多。”

设施温棚种出移民脱贫致富“定心丸”

近年来,郝家桥镇在泾灵南、北村大力实施设施农业扶贫产业,支持、鼓励生态移民群众发展温室蔬菜种植,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自力更生,用辛勤劳作换来好的收成,从而实现脱贫致富。移民群众不仅腰包更鼓了,而且对脱贫致富更有信心了,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设施温棚种出移民脱贫致富“定心丸”

郝家桥镇泾灵南村党支部书记马冬生说:“泾灵南村这边目前有设施温棚300栋,我们今年的目标是继续新建150栋温棚。下一步,在温棚方面我们计划,第一是在种植规模上继续扩大,第二是在产业结构上进行调整,就是在老百姓目前种植瓜果蔬菜的基础上提高品质,种一些有经济效益的农产品,让群众的口袋尽快鼓起来。”

记者:王雨 苏航(实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