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惊世才华,却生活贫穷的古人,你了解多少?

导读:在中国古代有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学识渊博,才华出众,有很高的声望,但却生活于山林之中,不轻易和俗世之人打交道,更不轻易出仕为官。这些人就是隐士。

拥有惊世才华,却生活贫穷的古人,你了解多少?

这时候大多数人就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那么多人才选择隐居深林呢?比如庄子、老子、介子推、朱百年等等,这些人明明有着惊世之才,却情愿死去也不愿在俗世生活。其实呢这些隐士隐逸的原因也有好几种。

有的隐士是为功成身退而隐,像和西施泛舟江上的范蠡,潇洒离去的张良,他们都是有大智慧的人,深知功高震主的道理,在功成名就之后,隐归山林。

拥有惊世才华,却生活贫穷的古人,你了解多少?

而有的隐士是为出仕而隐,这一类隐士内心深处是渴望为国家做出一番贡献的,然而由于没有遇上明主或是时局动荡等一系列原因,他们只能隐归山林积攒声望。这一类隐者的典型代表就有诸葛亮,他是希望自己有一番作为的,所以选择跟随刘备。而且呢,这类人因为有过隐居的经历,都不会对功名有太多的渴望,往往会在功成后选择重新归隐山林。

拥有惊世才华,却生活贫穷的古人,你了解多少?

还有一类是为隐而隐,他们是真心向往安宁平和的生活,不可求功名,更不想被俗事所累。比如三国时期的“好好先生”司马徽,屡次拒绝曹操招揽的管宁,拒绝为官的竹林七贤之一嵇康。这些隐士们都是清高孤傲的,他们是真心为隐而隐的。

拥有惊世才华,却生活贫穷的古人,你了解多少?

即便不同的隐士有不同的归隐原因,但他们都是归隐山林,没有正式工作的,那么没有稳定生活来源的他们都是怎么维持生活的呢?

首先隐士们大多数都会选择耕种,因为这是一种和俗世人打交道最少的一种维持生活的方式。像种豆南山下的陶渊明,躬耕于南阳的诸葛亮。当然并不是所有隐士都耕种的,也有很多隐士会选择称为渔夫、樵夫、医者等行业。比如曾和屈原一番清浊之变的沧浪渔夫,还有让世人自取樵木,按价放钱的朱百年,以及行医济世的傅山。

拥有惊世才华,却生活贫穷的古人,你了解多少?

但是由于隐士们都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活要求而从事这些行业,所以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穷。大多数的隐士都是十分清贫的,但是无论多么贫穷他们都会高昂的抬着头,不会向金钱和权力屈服。晚年去寺庙里吃大锅粥的傅山,面对各种大人物的拜访请求,都一一拒绝了。这正是隐士们的高尚节操,他们的骄傲和信仰,不允许他们向金钱和权力低头。这样的人是真正值得让人敬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