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不端?別讓論文敗在一張圖上

數據造假;剽竊文本內容;作者混用圖表並造假;或在未得到版權許可的情況下對插圖加以引用;作者虛構郵箱地址並將其輸入期刊在線系統,從而使自己可以控制審查流程;有的作者甚至一稿多投,然後從論文受理速度較慢的期刊上撤回其論文。


所有這些問題的泛濫程度遠超你的想象!


然而,期刊面臨的一個最常見的 “道德”問題是剽竊:在文章中挪用他人作品內容。這很容易實現,尤其是在英語並非作者母語的情況下;在之後的系列文章中我們將重新審視該問題,並闡述怎樣的方式為你提供幫助。


科研論文中的圖表及其使用(和濫用)情況如何?


我們常說“翔實的插圖遠勝萬語千言(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


實際上,在期刊發表領域,對圖片的使用和濫用往往是一個我們很難迴避的問題。作者們草率地在其論文中使用已發表過的圖片,不幸的是,這同時涉及版權和剽竊問題。


切記,圖片在科研論文上一經發表,就會受到版權保護,即便你本人就是這篇已發表論文的作者(或合著者)也是如此。在許多情況下,版權將由作者轉讓給期刊出版商,因此,有些時候在你的後續論文中,你甚至需要向出版商申請重新使用先前內容的許可。這一點非常重要,原因在於,在你發表過的許多文章中,“引言”(和“方法”?)部分往往都很類似,因此你很容易在未註明出處的情況下重新使用相同的圖表。切記,自我剽竊適用於圖表和文字!


解決該問題的一個簡單方法


在說明文字中加入此類註解:該圖引自Dyke(2018)此外,還要引用圖片在某期刊上首次出現的位置。例如,我們在論文中通常需要為地圖標註其出處。舉例來說,儘管一張羅馬尼亞(國內地質概況)示意圖和其他任何一張此類地圖都非常相似,但我們還是要註明化石採集的具體地點。


在大學就讀期間,我的博士生導師對版權問題所持的觀點非常有趣。當時他以編寫教科書而聞名並且常常在其作品中引用他人論文中的圖表;他常說,迴避版權的一個方法是,直接掃描圖表,然後用photoshop對其進行徹底修改。確保這些圖表看上去與原作差別顯著,然後在說明文字中註明“該圖表根據Dyke的原作重新繪製(2018)”(或者類似的內容)。


如上所述,未註明出處的情況下對圖表進行再次引用,即使是源自本人的論文也是一種剽竊行為。有時,當論文正處於撰寫過程之中或是已經發表,此類問題將主要依靠審查人員或讀者的爆料而反饋給出版單位。不同於文字內容,期刊和出版公司不會定期核實論文中的插圖是否是其他論文插圖的重複使用。我們依賴於社會力量來應對此類問題。


學術不端?別讓論文敗在一張圖上


典型案例


我想起數年前在我的專業領域發生的一個案例:一位同事被期刊審查人員查出其在未註明出處的情況下,在後期論文中再次使用早期論文所使用過的圖表。在這個案例中,作者在未註明引自早期研究成果的情況下對同一張地圖重複使用了四次或五次。你可能認為,這不算什麼嚴重的問題;但它仍是由草率造成的,這一點必須得到糾正。這其中的一部分原因在於版權問題。


嚴重後果


簡單編造圖表或者偽造數據則是更為嚴重的情況。在這些情況下,期刊還是要依靠審查人員和學術界來發現問題,但問題一經發現,出版公司會隨即啟動審查程序,並告知作者所在機構。如果確實可以證明發生了不當行為,那麼論文通常會被撤銷。期刊和出版公司還有權禁止作者今後或是某一時間段內在其渠道發表文章的權利。在此順便提一下,本人也曾以作者身份涉及此類問題(或以編輯身份處理過許多這樣的問題):

通常來說,如果某個作者的潛在名譽受損源自於被某個期刊(例如皇家學會期刊)列入黑名單,那麼這種情況的後果以及對其職業發展的影響遠比一篇論文遭拒要嚴重得多。


與不註明出處的做法相比,引用始終是最穩妥的方式。檢查你的論文中是否存在圖表和插圖重複使用的問題,確保它們以前未在其他論文中出現過(特別是當你與同事合著某篇論文的時候)。如果不確定,你應該諮詢合著者,並且始終遵循該領域的期刊投稿要求。舉例來說,如果你將論文的版權轉讓給出版商,那麼今後你再次使用論文中的圖表時,將會面臨更為複雜的情況。


理想狀態下,確保論文的各個方面都是原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