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富國銀行的“錯與罰”和美聯儲的妥協:疫情下的另類機會

在匯豐等大型歐洲銀行應監管要求取消派息,並擴張信貸能力救助實體經濟應對疫情之時,個別大型銀行也迎來了“解放”的機會,比如美國第四大銀行——富國銀行,以信貸擴張“力不從心”為由,藉機要求美聯儲解除此前的資產規模限制罰單,而疫情之下,美聯儲則不得不小幅“妥協”。


美國富國銀行的“錯與罰”和美聯儲的妥協:疫情下的另類機會

富國的“籌碼”


美聯儲之所以對富國銀行業務增長設限,主要原因是富國銀行此前在一系列交叉銷售過程侵害消費者利益並濫用銀行權利。


具體而言,2018年美國相關部門調查發現,2012年1月-2016年7月期間,逾80萬名從富國銀行獲得汽車貸款的客戶在不需要投保的情況下,被收取了車險費,重複投保的費用令27.4萬名客戶出現不良記錄,其中2.5萬名客戶相關車貸償還違約,汽車被收回。此外富國銀行在未經客戶授權的情況下,開設了多達200萬個存款和信用卡賬戶。


2018年,美聯儲向富國銀行開出“罰單”——在這些違規經營問題得不到有效整改前,富國銀行資產規模將被控制在2017年年末的水平(即1.95萬億美元規模)之內。


“儘管過去兩年富國銀行採取多項改進措施並更換部分管理層,但美聯儲始終認定其整改措施未見成效,沒有放寬富國銀行的資產規模上限。”Academy Securities宏觀策略主管Peter Tchir指出。


如今美國財政部出臺3940億美元聯邦擔保貸款計劃(即薪酬保護計劃,向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發放貸款以確保員工薪酬發放),讓富國銀行看到上述罰單撤銷的良機。


記者多方瞭解到,目前富國銀行多次對外表示,由於資產規模被限定在2017年底水準,富國銀行只能向小企業提供至多100億美元的貸款,無法滿足眾多小企業數百億美元信貸申請需求。


華爾街金融機構發佈報告稱,當前富國銀行因資產規模受限而無法釋放的信貸能力高達3840億美元。


“這令美聯儲不得不重新考量是否取消對富國銀行的資產規模設限罰單——畢竟,在疫情衝擊下,美國迫切需要銀行大幅擴張信貸能力幫助更多中小企業渡過難關,避免企業破產潮與失業潮出現。尤其是4月9日晚美聯儲再度出臺新一輪2.3萬億美元企業貸款扶持計劃,它更需要大型銀行提供相應的配套措施與信貸擴張支持。”Peter Tchir指出。


美國富國銀行的“錯與罰”和美聯儲的妥協:疫情下的另類機會

壓力與妥協


3月以來,美聯儲內部一直在討論是否取消富國銀行的資產規模限制,“激勵”後者向更大範疇小企業提供更多貸款。而為了儘早讓美聯儲放寬資產規模限制,富國銀行也做了大量鋪墊工作。


此前美國銀行政策研究所(BPI)邀請摩根大通、美國銀行、富國銀行與花旗集團等銀行機構參加電話會議,鼓勵這些銀行用好美國財政部發布的薪酬保護計劃,向中小企業積極提供貸款救助。富國銀行管理層表示相關貸款救助操作難度不小,一是財政部要求貸款機構需核實借款企業資格,採取措施防止欺詐、洗錢,並根據《銀行保密法》保護客戶信息,令他們擔心一旦銀行操作過程出現差錯,可能面臨監管處罰或承擔法律責任,二是他們擔憂自己若按監管要求對小企業做好全面盡職調查,又會造成貸款流程緩慢,被監管部門與輿論“問責”。


“事實上,富國銀行提出的這些顧慮,一方面為大型銀行面向小企業放貸遲緩爭議做了開脫,一方面則藉機暗示監管部門需給予更多扶持政策激勵他們加強放貸意願,其中包括解除資產規模限制約束。”上述華爾街大型對沖基金經理表示。


圍繞是否解除富國銀行資產規模限制,美聯儲內部一度存在爭議。


此前美聯儲官員明確表示,只有富國銀行證明自身業務合規性已取得足夠改善、客戶利益不再被傷害,他們才會取消資產規模受限約束,但富國銀行還沒有做到這一點。


然而,面對美國中小企業急需籌資渡過難關的巨大壓力,美聯儲只能很快做出妥協。


4月8日,美聯儲決定暫時小幅修改富國銀行(Wells Fargo)的資產增長限制,即富國銀行基於薪資保護計劃(PPP)和大眾企業貸款計劃(Main Street Lending Program)所釋放的貸款額度,將不計入資產規模限制範疇,從而督促富國銀行向受疫情打擊嚴重的大量小企業提供信貸救助。


此外,美聯儲還要求富國銀行將參與PPP、大眾企業貸款計劃的信貸收益,轉移給財政部,或交給美聯儲批准的支持小企業發展領域非營利組織。


“對富國銀行而言,資產規模限制得以放寬的最大好處,一是資本市場對其股價估值的重新調高,從而緩解銀行管理層穩定股價的壓力,二是銀行業務規模重啟增長,將令銀行擺脫此前兩年業務受限的經營困局,管理層的薪酬分紅也將更加可觀。”Peter Tchir向記者分析說。


過去兩天富國銀行股價反彈幅度超過10%,已經凸顯其政策博弈成功的良好效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