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暴力”催收的法律界定和催收刑事合规初探

e日,51信用卡被查,引起业界震动,今晨,杭州警方就5信用卡被查进行通报。51信用卡到底将面临怎样的刑事责任?同类企业该如何规范催收行为,笔者将为您解读。

“软暴力”催收的法律界定和催收刑事合规初探

关于“软暴力”的界定

在两高两部联合引发的关于办理扫黑除恶的四个意见中,“软暴力”被界定为一种与暴力、威胁手段并列的犯罪手段,是指行为人为谋取不法利益或形成非法影响,对他人或者在有关场所进行滋扰、纠缠、哄闹、聚众造势等,足以使他人产生恐惧、恐慌进而形成心理强制,或者足以影响、限制人身自由、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影响正常生活、工作、生产、经营的违法犯罪手段。

目前警方关于51信用卡相关案件的通报中称,该案“涉嫌寻衅滋事等犯罪”,也就意味着该案除了涉嫌寻衅滋事罪,还可能涉嫌“软暴力”犯罪常涉及的非法侵入住宅罪、敲诈勒索罪等罪名。在目前扫黑除恶的大背景下,实施软暴力就可能涉嫌“恶势力”,就会面临从重的刑事处罚。

“软暴力”催收的法律界定和催收刑事合规初探

关于51信用卡公司及员工的刑事责任

根据目前通报的信息来看,该案是由委托外包催收公司以软暴力手段催收而发案,那么如果该“软暴力”催收行为不是该公司层面授意或明知而不制止,那么一定程度上51信用卡公司就隔离了刑事风险,但该公司员工,尤其是催收部门的相关员工如果个人明知的情况下依然指使、雇佣外包公司进行“软暴力”催收行为,则依据相关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应以寻衅滋事罪等“软暴力”共同犯罪的主犯论处。

此前案发的一些现金贷公司往往会伴随“套路贷”等恶势力犯罪,比如涉嫌诈骗罪,一旦被认定为“套路贷”,放出去的本金将作为犯罪工具予以没收,而利息、手续费等违法所得也将被追缴。目前警方的通报也并未提到51信用卡公司存在“套路贷”的相关犯罪,而只是外包公司在催收过程中涉嫌犯罪,如果这一结论在后续侦查起诉中没有变化,那么51信用卡公司被没收巨额违法所得、缴纳巨额罚金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软暴力”催收的法律界定和催收刑事合规初探

互联网金融催收中应注意事项

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套路贷”应予以追究法律责任和道德谴责,部分以“撸贷”为生的骗贷大军也对经济秩序造成了破坏,对金融市场健康发展造成损害。

一些合法、健康运行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也对于骗贷行为深恶痛绝,但如何把握催收的法与不法的边界还是有些摸不到头脑。

在当下打击“套路贷”的严厉刑事政策之下,一些传统的催收方式也可能游走在犯罪边缘,比如曝光及列入行业黑名单,一不小心就突破用户授权,而涉嫌泄漏公民个人信息,从而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如果依然沿用这种模式,就要在与借款人签订的协议中列明借款人不还贷就可将其信息与其他行业平台共享的条款,并进行明示强调。

此外,很多借贷平台也在尝试用第三方担保的方式,由担保方收购债权,并以担保公司名义进行起诉,来使自身平台从催收中解脱出来。

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刑事合规如果在前端、中端做好,也就不会出现后端这些面临刑事追诉的下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