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醫是怎樣認識藥材的嗎?

國之醫


如今只有藥商認識藥材的產地和含量,中醫早以喪失認識藥材了,同樣的藥材不是正規產地價格相差幾倍,比如羊淫霍甘肅產的九十元一公斤,東北和其它地方產的十幾元一公斤,拿出來及乎一模一樣不是內行根本無法識別,還有其它藥材同宗不同地域的中藥材也是同樣,

從前的中醫都是自己採藥,他把藥商這一行一起幹了所以很瞭解藥材的質量,在千年前和如今的氣候條件不一樣植物也在變異,人體和病毒都有改變中醫藥老方法也在喪失,


風兒輕輕飄3


古老的中醫人多是自採自配方為患者提供藥物,當然識藥也是一主修課,那必然是各種藥材都能識別的了。

隨時代的發展,現在的中醫人近乎是隻重視臨床治療技術,而不太重視中藥材了,致很多人識得藥名,不識實物,甚至就藥物炮製也不太講究了,很多是隻開方而不管藥,賣藥材的也不會炮製了。現在有很多賣藥材的只看藥名,不管炮製否就賣給了,這很可能會造成方效不一了。


進取16127558944


先理性認識藥材,再感性認識採草藥。


老鷹飛啊飛


中藥的發現和應用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和人類不斷探索實踐的過程。原始人過著"巢棲穴竄,毛血是茹"的生活。人們不會種植農作物,只靠採野果,樹籽,挖掘植物塊根和捕殺野獸來充飢。人們發現有的食物可口,有的苦澀,有的會引起嘔吐、腹瀉、昏迷、麻木等現象,而有的會使中毒現象得以緩解。經反覆嘗試,人們逐漸認識、撐握了一些藥物的性能,開始有意識地用來治病,形成了最初的原始醫藥。

《淮南子,修務訓》有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遇七十毒”的傳說。

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是《神農本草經》成書於東漢末期(約在公元二世紀),著者不詳。書中收載藥物365種。分上、中、下三品。上品者,養生之藥也,中品者,治病之藥也,下品者,攻病之藥也。

新中國成立以後,黨和國家大力扶持發展中醫中藥,經全國中醫中藥人員幾十年的共同努力奮鬥,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藥卷,2005年版,共收載中成藥1423種,為全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健康長壽,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自學中醫中藥,讀書摘錄供參考!


小東門羅氏三爺981


中醫認識藥材是從四性五味開始的。四性為溫熱寒涼。五味為酸苦甘辛鹹。當然細分還有陰陽,氣分血分藥。在形狀上主要有類比取相,在部位上同位相同,在氣味上同氣相求。在環境上主要分產地和生長年限。包括製藥過程等。目前藥材也是關係中醫存亡的一個關鍵。不可不察。


秦寶鳳石


通過一看二聞三償。


手機用戶香蕉


寒熱,酸苦甘辛鹹。


某男l


道地藥材,地道炮製


愛中醫的小元


古代神農嘗百草,中藥材要靠口嘗,對比鑑別,瞭解其特點特性。其產地不同,其色澤,口味,年輪,花紋,薄厚,質地,藥效等均不同,要進行詳細認真作對比,才能積累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