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论上说的: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怎么解读?

全民太极


   

       人遇到危险的时候往往身体会变得僵硬,身体僵硬的结果就是动不了,肌肉不听脑子支配,麻木了。所以越要到危险时就越要放松,只有放松了肌肉才能动,才能运用自如,才能发出速度,才能打出力量!所以我们训练时要有意的训练放松肌肉,放松身心,然后方可聚力发劲,打出快如闪电,势大力沉的刚劲!

        我们练太极的目的就是要练出这股劲。松柔才能发出速度,才能发出力量,才能打出一击致命的效果!所以我们练习太极就是要练出松和柔,任何时候保持松和柔的状态,在松柔的状态下发劲。

        练太极不是为了好看,甚至也不是为了练招数,而就是为了练出至松至柔这个状态,从而能够作出最快的反应,发出最快的速度,打出最大的力量!太极拳的实战意义在于此,太极拳的实战价值也在于此,它可以运用到任何格斗比赛,甚至可以运用到任何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项目!

       你如果是一个搏击运动员,能够练到至松至柔,那么你的速度和力量将是惊人的!在这方面,李小龙堪称完美!李小龙的拳有多快,多重?不在那个年代,不亲自体验过他的拳脚的人是无法感知的。他之所以能发出这么快速的刚劲,就是有意的把自己调整到一个至松至柔的状态,然后聚力发劲,打出快准狠的一拳一脚,这跟太极有着同工异曲之妙!

        现在有的人诋毁太极拳,唱衰太极拳,他们是真不懂太极拳的原理,也有很多练太极的人自己也不懂太极拳原理,在瞎练!而有些骗子也利用太极的神秘来行骗,坏了太极的名声!还有一些不懂太极的人更是不懂装懂,在哪里瞎逼逼,老是强调什么太极实战要用太极动作,这完全是错误的,也是对太极拳的误解!

        太极的原理就是要我们在训练和实战时,先要把我们僵硬的身体放松,身体越放松你就越灵活,身体越放松你就越有劲,身体越放松你的心就越能指挥你的身体,达到身心合一,这样你的肌肉调节能力就越强!因为人紧张的时候肌肉是僵硬的,肌肉僵硬人就动不了,所以我们就要训练如何将人体调整到一个放松的状态。  

太极要松但不可懈。太极的松,即骨骼肌肉要放松,要达到空灵的地步。不能懈,即意识意念不可松懈,专注力要集中。

        太极就是训练身心放松,调整肌肉放松的最好方法,而放松的最高境界就是至松至柔,练到了至松至柔,我们的发劲就没有问题,就可以收放自如,就可以发出快速刚猛的劲!这股劲,真的可以摧枯拉朽,真的可以排山倒海,真的可以将对手击溃!

      至松至柔是武者的终极追求!


功夫阳a


这个极柔软然后极坚刚的理论你应反着听,其实在练法程序上应是应求得极坚刚,然后再有极柔软,即是要求得四梢归丹田的拳术内核,即人体核心肌群力量的聚合,无这核心力量为基,所有的求柔求软都不管用,比如掷铅球,你只求姿势唯美而没核心力量行吗?又比如做生意,无本钱可乎?在太极中的本钱就是丹田力的求取和锁定,基本求取路径是向筋骨皮肉的拉抻、缠绞和抻拔中要劲力,舍此则成无源之水!有了这核心聚合之力、应用起来就容易了。就是用最小幅度的调整来制敌把我的内核放在彼重心平衡点的最不稳处、而我的形态恰恰是我的最佳发力位置,从而就可一沾而拔其根。什么叫柔?什么叫软?洪均生大师说:能转则柔!

所以这个柔就是触手之后让对方极度难受就可叫做柔!


太极如流水


太极图是一种哲学,是一种世界观,是一种归类的手段看待事物,如果用这种方法去解释太极拳,进步太慢了,只能是玄学。提问者最近老是使用这种图片,怀疑是否有想吸粉的意图。

“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散打训练学里的解释;

力量和速度,在没有掌握用力的技法以前是很难成正比例发展的。任何武术流派的用力技法都要求刚柔结合,刚柔是用力技法中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两各方面。刚柔相济、先柔后刚、刚后必柔这种周期性的放松——收缩——放松就是武术用力的技法所在。只有肌肉处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才能产生第二次的最大收缩力量。

一、肌肉放松的作用

  1. 增长肌肉力量,促进肌肉发展

  肌肉力量来源于完成动作时各肌群收缩的合力,各肌群之间的协调性如何则是影响肌力的主要因素。对抗肌不能放松,主动肌的力量就会被对抗肌抵消一部分甚至全部。

  从生理学方面分析,肌肉的紧张与放松是在大脑皮层的支配下进行的

  从生理学方面分析,肌肉的紧张与放松是在大脑皮层的支配下进行的,当主动肌收缩用力时,对抗肌即处于放松状态;肌肉一次收缩结束后,在下次收缩前应有一个放松过程。若肌肉只是一味地紧张收缩,不能很好地放松舒张,则对肌肉的刺激就不易达到较深层次,也就不能有效发挥人体的运动潜能。

  2.减缓疲劳,避免运动损伤

  在健身运动中,紧张收缩的肌肉会影响血液流动,压迫肌肉中的血管,而肌肉一旦放松会大大的改善血液循环,让血液流动边框,降低学乳酸含量,从而减缓疲劳和运动损伤。


福州禅武


极柔软,然后极坚刚,是指太极拳练功

过程的表现。太极拳练的功,就是要化去四肢的缰力,再重新长的劲力。这种劲力是整体劲,在丹田的带动下,通过螺旋缠绕发出的劲,这种经过长时间训练的劲,比单纯手臂上发的力要大得多,称为坚刚。手上的力化得越净,表现得越柔,谓之极柔软,所练出来的劲越大,谓之极坚刚。所以说极柔软然后极坚刚。


刘咏葓


要想理解中国的拳学,必须要有很好的学问,有很好的文化积淀,不懂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不能真正了解中国的武术的,武之极曰文,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的拳学思维来源于老子道德经: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四十三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七十八章)

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驾驭天下最坚硬的东西。

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任何坚强的东西没有能胜过它的。

“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是太极拳内劲的表现。

什么是太极拳的内劲呢?太极内劲就是“用之则有,不用则无”的劲力,它是以丹田为根,以丹田为本。有了这个内劲后,它的表现形式是即柔即刚,亦柔亦刚,至坚刚又至柔软,倏忽而来,倏忽而去,像水一样。水摸上去很柔软,可是其中蕴藏的力量却很大,能有排山倒海的威力,而且还是无孔不入,随圆就方,随曲就伸,极具渗透性。所以,太极拳的内劲就是像水一样的劲力。

练习太极拳,要先求开展,后求紧凑。就是说,太极拳是从外向里练习,开始练习时,动作舒展大方,以后,越练习越向里收敛,外形的舒展和神意的收敛,是一对阴阳。最后,太极拳练成的是一个外柔内刚的生命体。这个生命体有生命的灵性,是非常灵敏的,瞬间可以变得很刚强,瞬间又可以松柔下来。太极拳练习到这个程度,可柔软得像棉花,又可以硬得像钢铁。一般来讲,中上乘的太极功夫都有这种状态。所谓的“外示柔软,内含坚刚”“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说的是长期练习太极拳后逐渐得来的,是积柔成刚。

太极拳练习是积柔成刚,先要去拙力,在练习当中要不用力,先放松,越松越好,要做到松空、松顺、松柔,只有这样,才能把身体内、经脉之间的后天拙力去掉,换来先天的劲力。这个先天劲力,就是整体力,就是混元力,就是像水一样柔中寓刚的劲力。只有练习到一定程度的人,才能体会到这种劲力。


志者道远


叫松中带柔劲,在和对方交手的时候,感觉到对方的死点时,利用对方的逃劲,把对方发出,使对方感到来劲非常坚硬有不可阻挡之势,实际上并没有用太大的劲。外行人总是说劲太大,


用户6392115202


玩过橡皮筋没有?


易东方33398271


各人深浅决定


手机用户57938345612


说的通俗点,就不讲很多空话了,我的体会就是像一根鞭子,平时软软的可以缠起来,但是甩起来打身上,干脆利落,杀伤力大,就是大概这意思。


做梦理想家


积柔成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