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臨終時,貧病交加中寫下一首絕筆詩,歷經坎坷最終名留千載

唐伯虎臨終:貧病交加中寫下一首絕筆詩,歷經坎坷最終名留千載

唐伯虎是一個才華橫溢、風流多情的公子哥兒。但是在當時的歷史上,唐伯虎的一生過的很悲情,官場情場都不在線,很多次自殺未遂。

祝枝山曾這樣評價他:子畏為文,或麗或淡,或精或泛,無常態。不想為鍛鍊功,奇思常多,卻不盡用。其詩初喜穠麗。既又放白氏,務達情性。其中的語終璀璨,佳音多與古合。


唐伯虎臨終時,貧病交加中寫下一首絕筆詩,歷經坎坷最終名留千載

唐伯虎的祖上頗為顯赫,先祖唐儉因追隨唐朝開國皇帝李淵被封為莒國公,但到了明代的時候,就大不如前了,唐伯虎的父親唐廣德只是蘇州一家小酒館的老闆。可是在二十歲的時候,家中接連遭遇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繼去世,家境也開始衰敗。

唐伯虎臨終時,貧病交加中寫下一首絕筆詩,歷經坎坷最終名留千載

不如以往的那麼光鮮亮麗,後來,他的好朋友祝枝山與他潛心交談,唐寅開始了讀書之路,因為他的機敏,在二十九歲的時候,就參加天府公試,獲得解元的稱號。公元1498年,唐伯虎在鄉試中名列第一(解元),春風得意的唐伯虎流連歡場,好友文徵明寫信勸他說:"我父親時常誇讚你有才情,但性格有些輕浮,擔心你將來會一事無成。

唐伯虎臨終時,貧病交加中寫下一首絕筆詩,歷經坎坷最終名留千載

"不得志的唐伯虎從此過著縱情聲色的生活,靠賣字畫為生。雖然唐伯虎的書畫現在很值錢,但在那個年代,卻賣不了多少錢,唐伯虎曾向朋友自嘲道:"上好良田無人買,誰肯購我畫中山?"所以唐伯虎的日子一直過得十分窘迫。

唐伯虎的一生也是極為悲苦,由於始終是鬱郁不得志,由此可見他的晚年極為悲苦,正是這樣的一種人生經歷,也使得他在這首詩中,寫盡了人生的無奈,還有骨子裡的悲痛之苦。

唐伯虎臨終時,貧病交加中寫下一首絕筆詩,歷經坎坷最終名留千載

《臨終詩》

明代:唐寅

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也何妨。

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漂流在異鄉。第一二句便是寫得極為傷感,也表達出了內心的感傷之懷,讀來讓人著實是悲痛不已,"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也何妨。

唐伯虎臨終時,貧病交加中寫下一首絕筆詩,歷經坎坷最終名留千載

從詩中不難看出,我們看出的他那種豁達灑脫的心情,又解決掉了他淡然超然的狀態,如此的心境,確實令人佩服。

第三四句又是在安慰自己,最多的還是有點自嘲,"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漂流在異鄉。",不論是陽間還是陰間都是一樣的,只不過是換了一個地方而已,對於我來說還是還是在漂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