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時候是這樣過年的嗎?

你小時候是這樣過年的嗎?

還有幾天就過大年了,不知道大家是怎麼過年的呢?

這幾年在外打工,感覺到城市的年味幾乎沒有,而農村的年味也越來越淡了,不禁讓我回想起小時候過年的時光了。

當我還是個小朋友的時候,每到過年,能有新衣服穿就是一件很高興的事情。

大人們買來鞭炮,煙花,沖天炮等等。

晚上大人們聚在火爐旁邊烤火聊家常,興致上來了就叫上一桌麻將或者撲克牌。

我們這群小孩子興奮地玩著摔鞭(就是那種用力扔到地上就會炸的小鞭炮),甩著煙花,點著沖天炮,看著夜空中的星星點點,光芒萬丈,空氣中傳來的火藥味也滅不了我們的興致。

聽說有些地方過年要吃餃子,我們是沒有這習俗的。餃子對我們來說就是平時的一種食物,沒有非要過年吃一碗的習俗。我們那裡吃的挺雜的,自己家裡的話,麵疙瘩,掛麵,水餃,米飯,白粥,包子饅頭都吃。如果是鎮上,還會吃麵窩,餈粑,牛肉粉,油條等等。

你小時候是這樣過年的嗎?

大年三十那天,早餐隨便,午餐會正式一點,飯前飯後都要放鞭炮,晚餐也一般。但是家裡人一般最好趕在三十之前洗澡洗頭洗衣服,因為正月初那幾天最好不要把水潑出門外,大概就是好運不能潑出去的意思。

晚上要守夜,火不能滅,熬過12點就要放炮仗,然後就可以睡覺了。在這之前可以看春晚打發時間。沒有強求一定要所有人都守夜,熬不住可以先睡,但是一般至少得有一個人守夜放炮。

大年初一就比較正式了,大人們很早起來做飯,然後擺上滿滿一桌,飯前飯後放鞭炮,正月初這些天吃飯基本上都要放鞭炮。大年初一是不能外出的,所以一般可能就隔得近的鄰居互相串串門湊個牌局,我家一般也會在這一天去我大伯家拜年,因為隔得近,大概1分鐘的路。

大年初二我們老家一般會放鞭炮發行。發行其實就是可以出遠門的意思了,正式的拜年也一般在這個時候,親戚之間互相拜年,串門,吃團圓飯,打牌打麻將。

隔得遠的親戚一般也會在正月來拜年,這種節日氛圍一般會持續到元宵節之後,因為元宵節之後學校都開始上課了,很多人都送小孩上學去了。商家也陸陸續續營業了。

你小時候是這樣過年的嗎?

過年時桌上的食物以前還有點講究,比如說魚頭魚尾朝哪個方向,哪個位置是上席等等。現在其實不太講究了。遺留下來就是:主家的魚一般不要下筷子,除非主人自己開動了。

其他的一些習俗還保留著,比如說:

正月不要動剪刀或者指甲剪之類的。

正月裡不能罵髒活或者說死字之類的。

正月裡不要討錢之類的。所以一般欠債的都在年三十前討債。

最近這些年,老家的習俗也變了一些,以前是拎著禮物上門拜年,現在許多人求個方便就拿出紅包拜年,不過拎禮品的還是有的。

另外,這家人家今年有沒有賺錢,也可以看看過年放的炮仗多不多,有些土豪放炮仗就跟不要錢似的放一整晚。

雖然近年來農村的年味淡了一些,不過比起城市裡來,還真是有年味多了。

你小時候是這樣過年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