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稀缺》一書:感情路上走得不順,都是自己心態的問題

茫茫人海,欣喜相逢,你關注我,餘生我陪你走。

讀完《稀缺》一書:感情路上走得不順,都是自己心態的問題

作者:塞德希爾·穆來納森 / 埃爾德·沙菲爾 通過多個實驗得出一個結論:窮困之人會永遠缺錢,而忙碌之人會永遠缺時間,這個結論背後的真正原因,是人們的稀缺心態。

我是在為自己的窮困煩惱時遇見了《稀缺》一書,我花了兩天的時間讀完了這本300多頁的書,讀完後感受頗多。

雖然它沒有立馬改變我的經濟狀況,但我去發現了書中提及的稀缺心態,可以用來解釋我們生活中遇到的情感問題:

有些人剛開始感情挺好的,走著走著卻出現了第三個人,最後發現即便是第三個人的出現,也始終沒能解決那個人遇到的感情問題,原因在哪?

一切源於書中提及的:稀缺心態。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稀缺心態是怎麼讓我們在感情路上跌跌撞撞的。

讀完《稀缺》一書:感情路上走得不順,都是自己心態的問題

稀缺心態:越缺什麼,越在意什麼

原本相愛的兩個人,慢慢地變得冷漠,甚至是分道揚鑣。為什麼?因為對方給不了自己想要的,可能是物質上的,也可能是精神上的,總之,是自己很在乎,很希望得到的,然而對方卻給不了自己。

這就形成了:越是缺什麼就越在意什麼的狹窄心態。越是得不到的,就越想得到。勢必我們就會對對方提要求,提意見。

最後要得到的結果是對方給不了或不願給,心灰意冷之下,兩個人的感情自然而然的走下坡路。

讀完《稀缺》一書:感情路上走得不順,都是自己心態的問題

高中同學小楊和他的老婆阿梅最近鬧得很厲害,幾乎到了要離婚的境地,同學群裡都勸小楊不要意氣用事,走上離婚那條不歸路,畢竟孩子都快7歲了。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小楊和阿梅都是農村的,結婚後也一直生活得很幸福,眼見孩子要上學了,阿梅想讓孩子到縣城上學,那就必須到縣城買房,因為阿梅的很多同學和朋友家的孩子,都在縣城上學。

給孩子好一點的學習生活條件,小楊也很樂意,但經濟實力不允許啊,用小楊的話說:“即便把自己賣了也做不到啊!”

為此,兩人從最初的爭執到後來的冷戰,阿梅甚至用離婚威脅小楊,無奈之下,小楊還是從親朋手裡週轉,在縣城買下了房。

阿梅高興了,但小楊因揹負債務,並認為這一切都是阿梅不理解他造成了,安頓好孩子和阿梅後,小楊選擇了外出打工,一方面是為了還債,另一方面,他不想或者是暫時不想和阿梅生活在一起。

讀完《稀缺》一書:感情路上走得不順,都是自己心態的問題

稀缺心態:導致嚴重的短視

高中學歷的小楊,外出後在朋友的介紹下在一家工廠流水線上做起了技術員,好在小楊頭腦靈活,也特別會說話,一來二往得到主管喜歡,工資也還可觀。

也正是小楊會說話的優點,和流水線上一個年齡相仿的已婚女人小趙聊得很近。用小楊的話說,他們倆一聊如故,自己不被老婆理解,對方也只是個為老公賺錢的機器。

就和大家猜的一樣,原本應該努力賺錢的小楊和小趙“相愛”了,還一起在廠外租了房,自然,在小趙老公每月定時要錢的情況下,小楊也買了一部分單,即便剛開始小趙是拒絕的,但為一個“理解”自己的女人,小楊覺得值。

這就是典型的稀缺心態:嚴重短視,只看眼前,不顧將來。

讀完《稀缺》一書:感情路上走得不順,都是自己心態的問題

小楊和小趙都是有家庭的人,他們的做法勢必會傷害到彼此以及彼此的家庭。小楊能放下自己可愛的孩子,揹著一身債務把小趙娶回家?小趙能放下自己的孩子和家庭,嫁給一個一無所有還一身債務的男人?

即便小楊做得到,小趙呢?沒人敢替小趙給小楊一個肯定的回答。而小楊,犯下的錯,換來的,只不過是一個人對自己的理解。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小楊的事很快被老婆阿梅知道了,這不鬧著要離婚,面對一無所有還揹負一身債務,小趙悄悄地離開了,小楊深入兩難之中。

回頭給老婆認錯求原諒,他不甘心老婆對自己的不理解,但若不回頭,自己就真的一無所有還一身外債淨身出戶了。

讀完《稀缺》一書:感情路上走得不順,都是自己心態的問題

用延時滿足解決稀缺心態

《稀缺》一書中,不但指出了稀缺心態產生的問題,最後也針對這個問題,給出瞭解決辦法---延時滿足。

什麼是延時滿足?可以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解釋:猶豫要不要買的東西別買,猶豫要不要做的事,別做。

還回到小楊的問題上,如果小楊不那麼快和小趙建立關係,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人在外面奮鬥的路上,小楊會想念家裡的老婆孩子,也就會很快認識到,作為一個男人,本來就是要為老婆孩子有個更好的生活條件而努力。

再看看阿梅,實際上她要在縣城買房也不全是因為自己的虛榮,更多的還是為了孩子。在買了房以後,態度已經大有轉變。

小楊剛外出那會,她也經常電話關心。她已經認識到,老公小楊為自己和家庭的付出,也開始理解他的不容易,也盤算著找個工作,邊帶孩子邊上班,為小楊分擔經濟壓力。

讀完《稀缺》一書:感情路上走得不順,都是自己心態的問題

若小楊當時選擇延時滿足,再等等,一個溫馨的家庭依舊在,而今,也只有選擇延時滿足,先不要計較阿梅對自己的理解,那個家才有可能保住。

綜上:

不管是在戀愛中還是婚姻中,合理運用《稀缺》中的知識:

  1. 避免越缺什麼,越想要什麼的稀缺心態,不讓自己陷入“管窺”之中,避免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才能有登上山頂,一覽眾山小的視野。
  2. 避免只看眼前不顧將來的稀缺心態,才能不會因過度“專注”自己沒有的事物,而讓自己為“得到”的一點點回饋而後悔。

學會讓自己延時滿足,把今天的苦難看著是磨鍊,明天就會得到一個意想不到的收穫。

讀完《稀缺》一書:感情路上走得不順,都是自己心態的問題

​就如文中的小楊,如果正確認識老婆的買房要求,就不會陷入對“被人理解”的稀缺心態中,即便如此,如果在認識已婚女小趙時,不要專注在自己的“不被別人理解”的稀缺心態上,也就不會做出糊塗之事。

感情出現問題時,首先調整自己的心態,別讓自己陷入稀缺心態之中。

以上分享,僅是一家之言,若有不對的地方,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