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投資策略用起來效果不大?問題到底在哪?

不知道是不是每個投資者都有這樣的經歷,進入股票市場之後,研究過基於均線的趨勢交易策略,瞭解過基於成交量的市場熱度交易策略,分析過基於kdj超跌反彈策略,但是收益都沒有明顯的增加,難道這些策略真的沒有用嗎?到底問題出在哪?

益升網|為什麼有些投資策略用起來效果不大?問題到底在哪?

第一,沒有時間盯盤

每次發現買入賣出信號出現以後,已經過了最佳時機。再跟進去,已有滯後造成的成本,比如會買得更高,賣得更低。那麼在心理上就難以接受了。於是就臨時取消交易。對於這種情況,如果是回測效果好的策略,用程序自動交易,可能會好一點。

第二,策略正確率不高,造成頻繁止損

這對於交易心理,具有非常大的影響。會打擊堅持下去的信念。而往往在最差的時候,當我放棄之後,大機會就要來了。這就是所謂的倒在裡面前,沒有堅持到最後。

第三,對於這些策略最大的盈虧預期不可知

投資三大要素,投多長時間,最多能賺多少,最多會虧多少。這三者,可以說都不知道。那麼對於一個不透明、不可知的未知系統,我就很難堅持下去。虧了錢不知道何時能夠賺回落。連續虧損之後,就會放棄這套策略。

第四,倉位不好控制

應該是全倉買入賣出呢,還是半倉呢?不知道。只知道,上漲時希望滿倉,下跌時希望空倉。而實際根本做不到。現實與理想的鴻溝太大,頻繁交易讓人心猿意馬。

既然知道了這些策略的缺陷,那麼對於投資者的交易有何指導下幫助嗎?

第一,首先還是修心。不要一看到市場波動,就心急火燎想交易,破壞自己的交易策略和計劃。最重要的是修心,平靜,看淡這一些。唯有如此,在意識層面達到一定境界,才能很好地執行交易策略,才能做到套牢不恐懼,踏空不焦慮。只有內心的修養達到一定程度,才能有效駕馭這些策略。當能夠約束自己的慾望、行為時,即便一根長期均線,也能助你賺錢。

第二,交易的策略必須能量化,避免主觀判斷。

人很容易屁股決定腦袋。重倉,跌破均線,首先不是想著按策略止損,反而是寄希望明天反彈重新站上均線。殊不知,明天再來一個大跌,虧損幅度更大,導致更加不想止損,最終交易策略自行瓦解。有些知識,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投資知識尤其如此。大道理都寫在書上了,就看能不能去找到適合自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