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判一線】合法取得營業執照的“住改商”,真的“合法”嗎?

【審判一線】合法取得營業執照的“住改商”,真的“合法”嗎?

一幢酒店式公寓樓裡,美容院、修腳店、工作室等商務場所開了二十幾家,這對於住家來說,簡直是忍無可忍。

【审判一线】合法取得营业执照的“住改商”,真的“合法”吗?

忍無可忍,怎麼辦?拿起法律武器!樓內業主將這些“住改商”者告上了法庭,要求其恢復住宅性質。

【审判一线】合法取得营业执照的“住改商”,真的“合法”吗?

(動圖來自網絡)

4月22日上午,京口法院審理了這其中的兩起案件。由於目前“住改商”現象普遍,部分群眾對這一塊的法律意識淡薄,京口法院在庭審後召開新聞發佈會。

【审判一线】合法取得营业执照的“住改商”,真的“合法”吗?

發佈會由京口法院綜合辦公室主任盧愛國主持,民一庭庭長楊毅向媒體介紹了“住改商”目前普遍存在的現象和隱患,並就一些焦點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审判一线】合法取得营业执照的“住改商”,真的“合法”吗?

記者:

有些業主將住宅房屋改成商用房,這對其他業主生活都會有哪些影響呢?

楊庭長:

一幢樓中部分業主、租戶將所購買性質為住宅的房產改為商用,在住宅內經營餐飲、美容、工作室等,不但擾民還出現噪音、異味、光汙染、環境汙染、長時間佔有電梯、外來人員出入亂竄等現象,正常居住的業主對此都是頗有意見。

記者:

有些商戶表示,自己的店鋪跟起訴的業主並不在一個樓層,日常的經營也影響不到其他業主,他們憑什麼把自己告到法院呢?

楊庭長:

有些影響並不是說只有噪音、味道這些看得見的影響。比如同一棟建築樓當中,你來的人多,就會影響到電梯的使用,本來我可能一分鐘就能等到電梯了,說不定現在要變成三分鐘。第二個,樓道會造成擁擠。第三個,一些經營場所,人來人往,加上一些陌生人的流動,是不是會造成安全的隱患。

記者:

還有些商戶覺得,自己已經取得工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了,就是國家讓自己合法經營了,為什麼還不能在自己家開店呢?

楊庭長:

其實,不管是當時拿到的房屋產權證明還是工商的營業許可上都載明瞭,不得改變房屋的性質,很多人在看條款的時候,都忽略了這一條。另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規定: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未按照物權法第七十七條的規定經有利害關係的業主同意,有利害關係的業主請求排除妨害、消除危險、恢復原狀或者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故取得營業執照,只是可以經營的前提,而不是唯一條件。

記者:

那麼是不是所有的住宅用房都不可以改成商業用房呢?

楊庭長:

也不絕對。你買的房屋是你專屬的部分,你使用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你使用,是有使用的限制的,比方說你買的這個房屋是住宅用房,那麼限定了它的使用性質就是住宅用房。那麼住宅用房能不能改為商用呢?它是可以的,但是有個條件,必須經過所有利害關係人的同意。

【审判一线】合法取得营业执照的“住改商”,真的“合法”吗?

本次庭審和發佈會還邀請了部分人大代表進行了旁聽。

下一步,京口法院還將進一步加大對此類案件的法律釋明及普法宣傳工作,為社會的穩定和繁榮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編 輯:仲 新

校 對:周忠海

審 核:孫彩萍

來 源:京口法院

長按掃一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