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無主財產”收歸國有:合法,還需合情

老人“无主财产”收归国有:合法,还需合情

深圳一起“無主財產收歸國有”的案件,引發了網絡熱議。深圳羅湖區村民蔡某某,膝下無子女,由侄女為他養老送終,蔡某某名下有一套回遷房,在其去世後才建成安置。經法院審理,蔡某某侄女獲得回遷房30%的房產份額,剩餘70%的房產份額作為“無主財產”,收歸國有。

這個司法處置引來了民間很大的爭議,認為這是政府“與民爭利”。網友說:“老人養老,政府沒參與,全靠他侄女養老送終;有了回遷房,政府就來了。”“明明老人床前有人盡孝,怎麼就‘無主’了?”

事件還得從法理、情理兩個層面來分析。從法律專業主義的角度來說,司法處置並沒有什麼問題,因為老人生前沒有立遺囑,只能按《繼承法》規定的法定繼承處理,侄女不是法定繼承人,所以不能繼承產權,但是生前對老人有贍養行為,可以適當分得部分遺產。所以從“技術”層面上說,只要老人能提前立好遺囑,就不會出現侄女無法繼承房產的尷尬。

但是,事件還有情理的層面,中國傳統上是一個家族社會,在老人膝下無子的情況下,侄子、外甥很多時候履行贍養老人的義務,俗話說就是“養老送終,敲盆打幡”,民間也普遍認同盡了孝道的侄甥有“繼承權”。這種順理成章的習慣權利卻並不為現代法律所容納。

所以,才會出現這次盡了孝道的侄女卻不能夠繼承房產的案件。這也是一場情與法的衝突、傳統習慣和成文法律的衝突。還應該看到面臨老齡化社會、面臨之前長期執行的“一孩”生育政策,以及中國老人普遍諱談生死、不願意提前立遺囑的現實,類似於蔡老伯這種沒有“合法繼承人”的問題會越來越突出。

其實,民法本應是一個民族的公共習慣的共同記錄,特別是民法中的繼承法、婚姻法部分是最應該體現骨肉親情、人倫傳統的地方。類似於子侄輩贍養老人這樣的民間習慣,民法應該有彈性空間,做人性化處理,做到法與情的圓融匯通。

應該藉著這次千載難逢的編纂《民法典》,對現行繼承規定做出修訂,既要體現中國尊親敦睦的傳統,也通過保障產權激勵子侄盡孝養老。首先,應擴大法定繼承人的範圍,能否將盡到贍養義務的子侄輩列為第三順序的法定繼承人,也讓這些盡了孝道的晚輩對於遺產繼承有穩定的預期。其次,老人立遺囑法律形式,也有必要放寬,比如,口頭遺囑不必侷限於危急情況,給民間留下足夠的自治空間。

侄女明明床前盡孝,卻不能依法繼承老人財產,政府卻拿到房產的大部分,雖然合法但未必合於民間情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