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古诗词?


为什么要学古诗词?

读诗不是为了成为诗人或文学家,而是学会欣赏,通过欣赏接触到更高级的人生,获得一生中无穷的安慰。

——钱穆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上的“天才萌娃”王恒屹让我们大开眼界,3岁时他已经能够认识2000多个汉字,5岁多,他已经认识3000多个汉字,还可以背诵580多首诗词了,看他背诗的模样,实在太招人喜欢了。

诗词是浓缩的语言,也是汉语的极致。寥寥几字,便勾勒出了画面意象,短短几句,就表达出了最核心的思想,如最近日本捐助物资包装箱上的古诗词: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绣袈裟衣缘》)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秦风·无衣》)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送柴侍御》)

读来优美传神,富有韵律。我很喜欢诗词,在师范期间就背了好多老师并没有要求背诵的诗词,我从儿子5岁开始,也带着他一起读背诗词,背了很多也忘了很多,但看着诗词大会,他也能答上几题,很有成就感。

在知乎上有一个热门问题——

“让孩子背诵古诗词、古文有什么意义?”

很多答主在小时候都从老师或是父母的口中,得到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你长大后自然会懂得。”这个说法,在一个孩子听来颇有一些成年人故弄玄虚,又有一点搪塞、糊弄的意味。不过随着年纪和生活阅历的增长,那些年幼时觉得十分绕口又有些莫名其妙的句子,会在某一个瞬间,突然出现在脑海中,仿佛有人读懂了自己内心或悲伤、或喜悦、或迷茫,亦或是自己都弄不清的感受。刹那间发现,自己不口的复杂情绪,原来曾被人一两句话诗意地表达出来。这种由文字引发的“情感共鸣”让人有了一种愉悦又奇妙的体验。

每一个创作者,都在通过自己所擅长的方式,向其他人传达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诗人们更是如此,他们用高度凝练的文字,借助自己高超的想象力,天马行空地挥洒出自己内心丰富的情感。

作为语文老师不得不提的是,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古诗文总数增加了55篇,增幅高达80%,占到了全部课文的30%,可见如今古诗词的重要地位。从培养兴趣的角度,如果他不喜欢文学,还可以培养他音乐、绘画或是其他方面的兴趣,但是从学习的角度来说,每个在中国读书的孩子都要不断经历一次又一次的考试,那么背古诗就是孩子们必须要跨过的一道坎。所以前两天闺蜜问我孩子在家无事可做,有什么推荐的电视节目看看吗?我就推荐了《中国诗词大会》,让孩子越早越多地接触古诗词,不仅对孩子未来的语文学习有帮助,还能培养孩子的古典文化素养,并从中获取一份精神力量和浪漫情怀。

孩子对古诗词的背诵,应当源于热爱,而并非强迫;孩子对古诗词的阅读,应当源于好奇和探究,而非与别人攀比;孩子对古诗词的领悟,应当源于一份情怀,而非枯燥地记忆中心思想。所以如果你是一位家长,需要做的并不是立刻马上给孩子订立一个背诵古诗词的计划,而是

应当和孩子一起去感受传统文化和古诗词的魅力,让我们内心的爱和他们的童心,播种在诗词歌赋里。如果没有那么多时间精力,那就和孩子一起看看节目看看书,多了解一些典故轶事,多感受韵律在唇齿点的跳跃,说不定在哪个瞬间,还能一同吟诵呢!

(原文来自:洪梅的微习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