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萱草被稱作“忘憂草”的詩篇,你都讀過嗎?

傳說食萱草可以使人歡樂且能忘憂,我一直想嘗試一下,偏偏又惜命得緊,故遲遲未踐行。不過,萱草忘憂這個典故倒是根植於腦海。

這些萱草被稱作“忘憂草”的詩篇,你都讀過嗎?

『1』《詩經·衛風·伯兮》

關於萱草忘憂,最早的詩篇出自《詩經·衛風·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願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諼草,言樹之背。願言思伯,使我心痗。

這裡的諼草,是萱草的本名。詩中的婦人因過於想念離家外出征戰的夫君,無心打扮、思念成疾,萬般無奈之下只得寄情於萱草。希望尋得些許萱草栽種於屋子北面,以便日日觀賞藉以解憂,這就是“萱草忘憂”的典故來源。

這些萱草被稱作“忘憂草”的詩篇,你都讀過嗎?

『2』《胡笳十八拍》

及至漢末,女文學家蔡文姬在《胡笳十八拍·第十六拍》對萱草忘憂提出過質疑: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與兒兮各一方。日東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隨兮空斷腸。對萱草兮憂不忘 ,彈鳴琴兮情何傷。今別子兮歸故鄉,舊怨重兮新怨長。泣血仰頭兮訴蒼蒼,胡為生兮獨罹此殃。

——部分摘錄

這些萱草被稱作“忘憂草”的詩篇,你都讀過嗎?

『3』《養生論》

而三國時期名士嵇康則對萱草忘憂予以肯定,他在《養生論》中如是寫道:

且豆令人重,榆令人瞑,合歡蠲忿,萱草忘憂,愚智所共知也

——部分摘錄

這些萱草被稱作“忘憂草”的詩篇,你都讀過嗎?

『4』《贈樂天》

到了唐朝,萱草在白居易和劉禹錫這對摯友的交往中被反覆提到。劉禹錫給白居易寫了一首詩,名為《贈樂天》,可惜原詩已佚失,惟有“唯君比萱草,相見可忘憂”一句存世,詩中將白居易比作了萱草。

這些萱草被稱作“忘憂草”的詩篇,你都讀過嗎?

『5』《酬夢得比萱草見贈》

而白居易的回覆也是一首詩,即《酬夢得比萱草見贈》:

杜康能散悶,萱草解忘憂。

借問萱逢杜,何如白見劉。

老衰勝少夭,閒樂笑忙愁。

試問同年內,何人得白頭。

這些萱草被稱作“忘憂草”的詩篇,你都讀過嗎?

『6』《對萱草》

同是唐朝的詩人韋應物,在此前就有一首《對萱草》留世:

何人樹萱草,對此郡齋幽。

本是忘憂物,今夕重生憂。

叢疏露始滴,芳餘蝶尚留。

還思杜陵圃,離披風雨秋。

這些萱草被稱作“忘憂草”的詩篇,你都讀過嗎?

『7』《和石昌言學士官舍十題·其五》

宋朝以詞著稱,關於萱草忘憂的詩我暫時只收集到兩首。一首是梅堯臣的《和石昌言學士官舍十題·其五》:

人心與草不相同,安有樹萱憂自釋。

若言憂及此能忘,乃是人心為物易。

由此詩可以看出,梅堯臣對萱草的忘憂之效看得更為通透,只不過是人們的寄託罷了。

這些萱草被稱作“忘憂草”的詩篇,你都讀過嗎?

『8』《萱草》

另外一首是蘇轍的《萱草》:

萱草朝始開,呀然黃鵠嘴。

仰吸日出光,口中爛如綺。

纖纖吐須鬣,內冉隨風哆。

朝陽未上軒,粲粲幽閒女。

美女生山谷,不解歌與舞。

君看野草花,可以解憂悴

這些萱草被稱作“忘憂草”的詩篇,你都讀過嗎?

『9』《萱草》

明代的詩詞,個人涉獵較少,僅找到一首高啟的《萱草》:

幽花獨殿眾芳紅,臨砌亭亭發幾叢。

亂葉離披經宿雨,纖莖窈窕擢薰風。

佳人作佩頻朝採,倦蝶尋香幾處通。

最愛看來憂盡解,不須更釀酒多功。

這些萱草被稱作“忘憂草”的詩篇,你都讀過嗎?

『10』《詠常季庭前萱草》

最後一首,是晚清詩人姚永概的《詠常季庭前萱草》:

階前忘憂草,乃作貴金花。

六出向我笑,須端綴粟芽。

君持杯謂我,所憂胡瑣瑣

酌酒對此花,自計未為左。

我思植瑤草,灌以醴泉流。

枝葉日茂美,佩之百疾瘳。

世間閒草木,那得解餘愁。

斯言儻不遂,願逐廬遨遊。

這些萱草被稱作“忘憂草”的詩篇,你都讀過嗎?

現如今,若不是有周華健那首火遍大江南北的懷舊歌曲《忘憂草》在力挽狂瀾,恐怕沒幾人記得忘憂草是萱草原本的名字了吧?儘管如此,萱草的忘憂之名終究是沒落了。

這些萱草被稱作“忘憂草”的詩篇,你都讀過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