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150天高考了,小哥哥用這個方法竟然竟然從300分衝到600分!

剩下150天高考了,小哥哥用這個方法竟然竟然從300分衝到600分!

我分享一下我學數學和英語的經驗吧,我數學和英語都是班裡倒數第一,50~70分左右,高考數學142,英語141,以下純乾貨具體方法,希望有用

先說英語:

現在臨近高考還有4個月,我覺得從60到120問題不大,同樣的情況,我輔導過好幾個學生,都達標了(有山東的,有遼寧的,有北京的):

來,下面跟我做:

1.軟功夫:

人和大多數動物一樣,喜歡待在舒適的區域,從這點來看,我們的自我保護機制在學習這方面,起到了極大的副作用——你成績越差的科目,牴觸心理越強,進而形成惡性循環。

所以,你必須不能讓自己待在舒適的區域裡,要逼自己學,逼自己浸入英語學習的環境。這一步是一個大坎兒,是你不斷和自己相處,不斷逼迫自己才能達到的。

2.硬功夫: 高考英語,搞定單詞就搞定了一半分數

悶頭戰術適合背單詞,我記得當時高考的單詞本,將近5000的詞彙,2000的詞組,我第一遍花了足足2個月才從頭到尾刷完,第二遍用了1個月,第三遍用了2周,第四遍1周,之後基本一天一遍了,拿尺子先擋住中文,看英文,嗖嗖的過,在擋住英文看中文,還是嗖嗖的。

所以,時間上來看,你必須抓緊背了,背單詞的時候多做閱讀理解和完形填空來鞏固成果。慢慢就有成就感了。

我當時是必須一天5個閱讀+1個完型的,因為完型當時分數多,所以每天還專門抽出時間加練。

後來我發現單詞書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很多做題的要求了,高考中有很多衍生詞和生僻詞,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高考英語考試的不確定性,我開始接觸一些構詞法,只瞭解最簡單的變化就夠用。然後記憶一些單詞冊上沒有的,但高考經常會涉及的。

做題中除了生僻詞,還有就是生僻意思,這些我也都整理在小本上,跟上邊的那些一起。小本子是我們班同學的法寶,不要很大,就正好能放在兜兜裡就好,這樣隨時帶著無論走到哪兒都能拿出來背。很好的利用了碎片化時間。

由於我愛聽音樂,那時候有個不錯的MP4,後來我就升級到自己把小本子裡的詞彙都錄製到MP4裡,走在路上,坐車的時候都能聽。

我那時候,高考閱讀理解和完形填空就佔一半的分數了,單選很多也都是考詞義理解的,再到寫作和填詞、改錯之類的題,都是非常吃單詞的。所以,高考英語搞定了單詞,真的就搞定了一半的分數。

我記得高二結束的時候,英語已經能考到100分左右了。

高三,在英語及格的技術上精耕細作,主要是一些題目答題套路和方法的總結。這裡要注意,很多現在的輔導書都會給出這些答題技巧和套路,是不是看完以後就完事兒了呢?當然不是!還要反覆的練,來篩選出最適合自己的套路,甚至需要自己整理總結一些。

在整理本上,把整理本按照高考題目的分佈結構分成幾個部分,然後各個部分整理相關的答題技巧,最後衝刺複習就看它了。

數學:

核心的公式

要在應用中爛熟於心,爛熟於心,爛熟於心!這是基礎,沒了這點說啥都白費

錯題本,錯題本,錯題本:尤其是總結歷年真題中和高考模擬題中的錯題,同類型,通原理的錯題放在一起,十道題左右,你就能分析出為啥錯,咋做對了。真的非常管用!

套路本,套路本,套路本:從真題裡總結套路,從這個維度出發來看,高考數學真的是有套路可循的,每年固定會出的類型題目和解題思路算起來都有100分了。這也是我發現教育先進地區為啥學生學習不費勁兒的原因,因為北京上海的老師真是能把歷年考題中的宏觀套路梳理出來,並不是說壓題壓中了,而是教會了學生如何去庖丁解牛拆解出題邏輯和答題思路。

最後!除了針對性的科目還有一個場景化的體驗!

這是我高考和考研的最後衝刺階段主要做的事兒

簡單一句話,自己模擬,帶入高考的狀態,記住這種狀態,緊迫感,把高考緊張的情況提前自己料想和模擬一下。

最終高考的時候,真的就和平時做題一樣,平常心。

最後送你一句話時刻說給自己

十年一搏六月夢,贏得前途錦繡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