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哪个作者,喜欢他的什么作品?为什么喜欢?

爱生活AMS


喜欢老子的《道德经》

这是一本国学文化之经典,处世智慧之宝库。

老子的《道德经》,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哲学的先锋了。这本书在我不同的年龄阶段,反复读过数遍。随着自身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每一遍都有新的领悟。

起初臣服于文字的美: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初读到这些文字,并不知其所指何意,只是觉得畅快淋漓,心生欢喜。

历经生活,再次读它,受益于它的处事智慧: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如何做事,如何做人,细心品味自可领会!

此外,它还让我对于未知的领域,持开放的心态,抱以敬畏之心: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比如对于超心理学和灵性的范畴,很多人都是不理解、排斥、抱以否定态度的。受“道法自然”的启示,非科班出身的我对这一领域的理解,还算顺畅。

最后想说,这是一本自带能量的书。我曾受困于职场的人际关系,那段时间只要诵读这本书,内心便归于平静。





元小呈


如果我说我喜欢郭敬明先生的《小时代》,我估计会有人忍不住想要揍我。开个玩笑,我很正常一人,祖藉楚地武陵,门前有酉水滔滔流过,怎么可能喜欢那种东西,给我一百大洋我也不会去看,除非把一个原子弹摆到我面前。

我喜欢的是鲁迅先生的《呐喊》,沈从文先生的《边城》,余华先生的《活着》,莫言先生的《蛙》,洛夫先生的诗,余秀华同志的诗,张二棍的诗。我觉得他们就是一个人,带给我的美的享受。

我们同根同源,能够听了鲁迅先生的一针见血,恍然惊觉,神经绷紧,再去沈从文先生的《边城》里见到世上最纯的情感,最真的山水田园,最美的忧伤,能够被福贵弄得泪流满面、喟叹天地人间,再去听听魔幻的蛙叫,能够去看洛夫先生的"内伤",再去听秀华的月光踩着横店的声音……真的是莫大荣幸。


用户111076947924张华


毛泽东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在闽西征途中,欣逢重阳佳节,触景生情,因成此词。诗情画意,最为浓郁。它写了泞秋的战地风光,写得那么鲜明爽朗;它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看法,表现得那么豪迈乐观。天空海阔,气度恢宏。使人读过以后,毫无感到肃飒之气,而会受到无限鼓舞。

此情此意,好生豪迈。

人生也该如此,再苦再累也要想精神者学习时刻乐观。


浮世莫蹉跎


我还是喜欢年轻时的选择、最爱金庸大师的武侠精品小说。作为一位专著武打类型的著作大师,他本身不属武术世家出身也根本不会武功之人,却能把一部部武侠小说写得生动多情、武侠仗义、游侠江湖、有兹有味。

金庸大师的《笑傲江湖》每一个镜头都贯穿着格斗场面宏大、武功动作强劲凶猛必真、人物关系复杂而又深密,由浅入深、主次分明。给人们一个完整的武功门派存世前因后果,发展壮大,来拢去没交待得清清楚楚,始终按照他的提纲和中心在写在持续。在爱与恨的剧情中笑傲江湖!



至所以喜欢这部小说是因为他、來自生活而高于生活、艺术感染力比较强、把武林界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描述得一清二白。把武林好汉中的私情一面交待得圆圆本本,人间只有真情在。爱与恨的平台就是江湖……再谢金庸大师!


轻尘墨迹00708


臧克家、作品:《有的人》。因为《有的人》启迪生者,积极的对待,取向“三观”。歌颂逝者中的英雄伟人。


艾思奇717


1、我喜欢的作者是丰子恺。丰子恺(1898——1975),本名丰润,字词玉,号子恺,生于浙江崇德。以画传世,有《子恺漫画》、《护生画集》等。主要散文作品有《缘缘堂随笔》。

2、喜欢的作品是《缘缘堂续笔》。

3、这是作家在 1971 年至 1973 年间利用凌晨时分偷偷写成。在“文革”时期,作者的这些散文不仅与时代喧嚣和当时主流的格式化写作方式不同,保持了作家平和的风格,在对旧人旧事和生活琐事的满怀性质的记忆与书写中,体现出作家的生存智慧。并由此流露出在喧嚣与混乱之中人性的生趣与光辉。是“文革”时期“潜在写作”的代表。全篇以从容、淡泊的笔墨,写一个普通人身处孤苦伶仃的境遇中也能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丰子恺所钟爱的这种人生哲学,表面上开来是“卑之无甚高论”,而且其声音之微弱渺小在时代“高亢”的“战歌”声中几乎被淹没,可正是这种微弱的声音,代表了人性的本真与恒长。赖六伯是一个身处孤苦伶仃的境遇中也能自得其乐的普通人。他孑然一身,自耕自食,每日做完生意,就在凉蓬下从容不迫的吃酒。家中环堵萧然,别无长物,却很好客,而且不乏生活的乐趣,墙上贴几张年画,竹园里有许多竹枝,一群鸡,种些菜。在喧嚣与混乱之中刘流出人性的生趣与光辉。


香风飘玉蕙


喜欢陈忠实的《白鹿原》!荡气回肠,既有历史真实性,又有文学艺术性,尤其是对主要人物的描写,既有一笔到底的,又有不断变化的人物性格。把正人君子的正直而迂腐执着,小聪明人物的狡黠而活泛变通,革命的,土匪的,生的,死的……都刻画得入木三分。

特别是朱先生的字"学为好人",对我影响很深,做好人,不是生而成之,而是要不断去学,去实践,才能成为"好人"!

二十年前大学本科的毕业论文,我写的就是《白鹿原人物性格辨析》,到现在还记忆犹深。


邹修业


现代作家贾平凹 从作品中可见作者的学识及眼界 明未作家冯梦龙 作品旁杂.确有诙谐 词评作家在清代更是多如牛毛 每位评家的作品都远远超现代的一些专科教授


用户8061201935774


鲁迅,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大师。《阿Q正传》《孔乙己》《狂人日记》《藤野先生》《故乡》……刻画人物入木三分,能抓住人物特征深刻的反映时代特征,语言犀利,让人忍俊不禁中,陷入深沉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