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5个人,组团花钱买了个县令当,才三年就捞了60万两银子

在很多网友们的印象里,在古代如果想做官的话,那么要寒窗苦读,然后通过科举考试成了进士才被授予官职!

其实明清的时候与科举制

清朝有5个人,组团花钱买了个县令当,才三年就捞了60万两银子

同时盛行的还有一种做官的方式,那就是捐官通过花费巨额的钱财买一个官来做在当时是合法的,不过无论通过科举或者这种捐官的方式来达到进入仕途的目的的,做官后都会有一些忍不住贪污受贿!

清朝的时候有一个五个人的团伙凑钱买了一个县令来做做花了几千两银子,没想到三年后捞了600000两银子,其实无论通过科举考试还是捐官的形式,只要有能力,只要上任后可以为老百姓做好事,那么这个官员在当时的时代都会受到称赞,雍正时期的李卫本来是江苏的一个富家弟子,虽然有才干,但是对科举考试并不擅长,最后花钱捐了一个员外郎的职务,他任职期间勤郑爱民秉公执法,为老百姓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 对于这样有能力的官员,雍正当然会不令提拔,后来李卫官至浙江都督深受百姓的爱戴, 还有一个叫胡林翼的官员花了10000两的银子买了一个知府的官职来做他自己挑选贵州等贫瘠的地方去上任, 他说他本来就是买的官职已经够不好意思了, 哪里能去那些富饶的地方做官,在贵州任职期间, 他兢兢业业为当地的老百姓做了很多, 实是成为清朝有名的一名实干官员, 有的人即便通过捐官的形式走入官场, 因为为政清廉最后也受人敬重,有的却纯粹将做官看作捞取钱财的一种方式清朝浙江一个叫蒋元儒的心心念念的就是可以做官,

不过他家里并没有很富裕,他便找了四个狐朋狗友凑了4600两银子组团买了一个县令来做, 上任后他们肆无忌惮的刮取民脂民膏!年内贪污受贿来的银子高达60万辆,东窗事发后,他们被卸掉了官职,赶回了老家。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观看!喜欢我的请点,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