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物志Vol.16

玩物志Vol.16 | 估价是最大的伪命题

小天字

之前说过了《艺术品投资是个伪命题》和《开不开门也是个伪命题》,今天的内容更有意思:估价是最大的伪命题。

鉴定爱好者们的第一执著是鉴定,第二执著就是估价。——估价太令人激动了,也特别容易令人冲动。

我偶尔帮别人看看东西,收9块钱或者18块钱红包,同时还要声明仅仅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您千万别当真理。——生意还不错,每天都有东西看,吃饭钱是混回来了。

9块钱或者18块钱的价格定位,并不是说一定要赚你这个钱,而是一方面你表明自己的态度不是开玩笑,另一方面我相信这个价格不会超过你购买东西的价格。我经常看到一些人拿着二百块钱买来的东西,然后各种鉴定费里里外外花掉好几千甚至好几万的。

而我看对看错不要紧,9块或者18块,我主要是保证你不受第二次伤害。

估价这个事情特别有意思,江湖上的情况通常就是:估价的人从来不买东西,真正买东西的人那叫给价。——如果说鉴定结论是主观的,那么估价这种事情实在太主观了,纯属是为了找开心,完全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打一亿飘十亿,随随便便,你使劲往上飘就行。

前几天有两位鉴定爱好者到我这里来,拿着一枚我们经常能够看到的那种清代道教花钱——市场上正常说法就是清代,具体到不到清代我也不知道,因为一点儿也不关键。

二位上来就说已经找专家鉴定估价过了,东西老的没问题。我赶紧给他补充,确实没问题,保真保老,估价多少呢?二位说,一百万,但是现在五十万就可以出手。

我笑了。我说,那你应该当时就卖给专家,你看我这种小玩家,哪里掏得出五十万。我又问他们鉴定费花了多少,他们说三千。——我实在不好说出口,三千块的鉴定费,买他们这种花钱大概能买一堆。

我只能给他们一个建议:以后谁给你们估价你就卖给谁,打五折,或者打一折,估计你们也不会亏。

我帮别人看东西是从来不估价的,东西不是我的,我没法儿估,或者是我的,我可以随便叫价。当然你也可以随便给价,我叫两个亿,你给两块,都没有问题。

有人说,那你们这行太离谱了,全是骗子啊。可能是,但也不尽然,东西贵不贵是你的承受能力问题,能承受就不贵。谁让你喜欢呢,不喜欢就没事,不贪心就更没事。

根据我的理解,古玩圈子里面最贵的可能就是鉴定费。你花钱买东西,别管真的假的,贵了还是便宜,多少还能捧件东西带走,但是鉴定估价这个事情弄到最后,你连个毛也没有,弄不好别的毛还得再被拨走几根。

满大街贴告示,还是有不识字的。我并不是说要阻止各位去鉴定,你有这个爱好,通过鉴定去学习,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你千万不要把梦做得太大,陷在鉴定的泥潭里面走不出来。

有一次我跟朋友说,你自己花多少钱买的你心里没数吗?你花了几百块,转身张口就是几百万,你觉得你自己会花几百万买这件东西吗。你觉得自己很聪明,那你觉得来来回回的人,有几个人比你傻。——保真保老的国宝,你都没花几个钱,你凭什么认为别人就会花更多的钱。

想做生意,你就务实;喜欢做梦,你就揣着国宝继续啃方便面。——天说不定会亮,我希望你能等得到。

这就是估价的本质:找别人帮你估价,打一亿飘十亿,是别人把你给骗了;你自己帮自己估价,也是打一亿飘十亿,那就是你自己把自己给骗了。——把你用在估价上面的精力,跑到市场里面找个给价的,我觉得可能更实际一些。

我们经常听说的所谓“捡漏”,绝大部分情况可能只是自我估价估大了——在“漏”没有变现之后,都不能叫做真正的“漏”。

估价估得大,通常是电视节目看多了,或者就是拍卖记录中毒太深了,再或者就是专家的估价你居然信以为真了,以至于最基本的眼力最后也丧失了:这件东西如果对的话,怎么也得五百万吧?没有人敢跟你把东西开到五百万,所以那个东西就是假的。

逻辑非常完美,好像你口袋里面真有五百万,或者你真会花五百万去买似的。——你不会做的傻事,别人正常也不会做,相信这一点。

知识是学到的,而道理是悟到的。

玩物志Vol.16 | 估价是最大的伪命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