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财政系列:“冗官”、“冗吏”,供养之痛

宋朝对国家财政影响最严重的除了上文介绍的“冗兵”现象之外,就是“冗官”、“冗吏”现象了。“冗官”、“冗吏”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对宋朝政府的财政带来哪些影响?本文为你一一解答。

本文中的官指的是职官,是有品级的,可以不断升迁,是国家中上层干部;吏,指的是椽吏、吏员、吏典等,没有正式官职,没有品级,越到传统时代后期,吏的出路越狭窄,很难进入官员队伍,即便进入也限制在低级的杂职官,他们处于国家组织中的下层。

一、宋朝的科举考试制度

从隋唐开始至明清,科举考试制度逐渐完善,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人才,这些人才进入国家组织体系中,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比如范仲淹、王安石、张居正等等。

历朝历代公平的给国家选拔人才都是一个很大的难题。魏晋南北朝时期使用的九品中正制,就是大家看的《军师联盟》中的陈群创设的,把人才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一共就九品,把各类人才归类进来,依据此标准给国家选拔人才。任何一种制度,都会存在有利有弊之处。这里的评价是人来评的,就会出现不客观,不公平现象。

宋朝财政系列:“冗官”、“冗吏”,供养之痛

不论是魏晋南北朝之前的地方推选贤能之人,还是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最初的设想都是为国家不拘一格选人才,可是到后期,这些都归于门第、世家大族,民间人才很难通过这个途径进入国家组织。唐朝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考试真正意义上的科举考试制度,只要报考人不违法、不是商人就可以报考(注:古人认为商人是为自己某私利的,科举考试为官就要无私为国家服务)。从此开开启了科举考试新篇章,寒门子弟也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权利中心。比如很多寒门子弟都曾经借助佛寺道观读书,通过勤奋学习,最后功成名就,王播、范仲淹都是如此。

通过科举制度,国家开放政权,为国家选取大量的人才,也为不同阶层开启一道门——改变命运,一展抱负。

宋朝财政系列:“冗官”、“冗吏”,供养之痛

宋朝的科举考试制度基本沿袭了唐代科举考试制度。唐朝时期考试在礼部,任命在吏部,也就是考过了并不一定就能当官,还需经过历练。而宋朝经过五代十国之乱,最初读书人少之又少,国家过了鼓励读书,只要考试通过者,都可从仕。

这样读书人就越来越多,通过科举考试的人数也在增加。北宋167年的时间里,一共进行了69次贡举考试,产生了19071名进士,平均每次录取276.4人。宋太祖时期一共录取了188名进士,宋太宗时期一共录取了1487名进士,宋真宗时期录取了1760名进士,宋仁宗时期录取了4561名进士,宋英宗时期录取了518名进士,宋神宗时期录取了2395名进士,宋哲宗时期录取了2667名进士,宋徽宗时期录取了5495名进士。虽然每位帝王在任时间长短不一,基本上录取人数逐渐增加,并且古时候官员是没有统一在60岁或某个年纪退休的。

宋真宗时期官员大概有10000名,宋仁宗时期大概有20000余名,已经翻了一番,宋英宗时期县官差不多有24000名。南宋时期官员的增长速度更快,公元1196年内外官员总计33516名,5年之后增长到42000余名,“冗官”现象已经很严重。

二、北宋时期的“冗吏”现象

在宋朝有成熟的文官制度,吏制相对前朝更为完备。宋朝的吏主要指官员之外的政府办事人员,他们在各级官府中从事相关的行政事务。大致可以分为中央吏和地方吏。

宋朝财政系列:“冗官”、“冗吏”,供养之痛

1.中央官府中吏的数额

北宋的中央机构由三部分组成,即政务机构、监察机构和皇宫、京师禁卫侍奉机构。宋初,中央政务机构主要包括两府(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中书门下的下属机构宣徽院、群牧司、崇文院。个时期的帝王都有所增减,吏的数额也在变动。

北宋时期中央官府结构组织结构大致如下表所示,机构繁多,职位众多,需要的吏也更多。

宋朝财政系列:“冗官”、“冗吏”,供养之痛

比如,以九寺五监为例,宋初九寺五监的吏额人数为379人。所有的中央机构配备好吏之后,吏的人数也是很多。政府给吏发放俸禄的总和也就很高,财政支出压力较大。

宋朝财政系列:“冗官”、“冗吏”,供养之痛

在比如宋神宗和宋哲宗时期三省吏人情况如下表所示,发现宋哲宗时期各部门的吏人数都比宋神宗时期多很多,中书省的吏数高出98人,门下省的吏数高出91人,尚书省的吏数高出150人,如此各个其他部分都比之前高出许多,吏数增加就很多,财政支出也就增加。

宋朝财政系列:“冗官”、“冗吏”,供养之痛

2.地方官府中吏的数额

北宋时期的地方行政机构主要分为路、府、州和县,各个级别有相应的行政官员,配备相应的吏。以南京应天府为例,宋仁宗天圣八年,其建府后仿照西京置“长入衙前”,“职员有都知兵马使一人,左右都押衙二人,都教练使一人,左、右教练使各一人,守阈教练使一人,押衙二人”,可见

衙前并非一职,是有许多吏的

每个时期,行政机构或多或少都有变动,各级官府的吏数难以统计,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值。不过依据帕金森定理也可以推算出吏数是在增加的。

西里尔·诺斯古德·帕金森所著的《帕金森定律》中举例:当官的A君感到工作很累很忙时,一定要找比他级别和能力都低的C先生和D先生当他的助手,把自己的工作分成两份分给C、D,自己掌握全面。C 和D还要互相制约,不能和自己竞争。当C工作也累也忙时,A就要考虑给C配二名助手;为了平衡,也要给D配两名助手,于是一个人的工作就变成七个人干,A 君的地位也随之抬高。

这就合理解释产生“冗吏”现象的原因。

以《嘉定赤城志》卷十七的记载为例,每县的吏额如下图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临海县人有123名吏,黄岩县有119名吏,天台县有9名吏,仙居县有100名吏,宁海县100名吏,平均每县有吏107名,当时全国有1031个县,全国各县的吏数大约在11万以上,全国的吏数大约要在20万以上,如果按照宋仁宗时期给一个厢军的费用30贯来估算,那么20万人,一年的财政支出就是600万贯,如果按照给一个禁军的费用50贯来估算,一年的财政支出就是100万贯,

大概占到政府财政收入的6%—8%左右

宋朝财政系列:“冗官”、“冗吏”,供养之痛

三、宋朝“冗官”、“冗吏”形成原因

1. 机构臃肿与官僚队伍日益庞大造成官吏人数急剧增多

宋初百废待兴,通过科举考试为政府录用了大量的人才,同时政府的行政机构也在新增,带来的官吏数量也在增加。给国家带来了新盛繁荣。

随着机构增设以及录用官吏增加,加上当时没有一个很好的退休制度,导致机构臃肿,官吏队伍庞大。《长编》卷中就写到:“崇文院、 秘阁、龙图阁皆本朝所置 , 又有昭文馆、集贤院,各补书吏。尚书省六部诸司,加以九寺,又增三司;礼部、太常寺典礼乐,又置礼仪院、 太常礼院;刑部、大理寺典刑法,又有审刑院。“

2.承袭制度导致官吏的数量只增加不减少

承袭是是自古就有的一种世袭制度,指由于官吏由于年迈或者亡故,由子孙入役承代。宋太祖乾德年间即有“诸司府寺卒吏年老者,听以子弟代”,之后这种承袭制度就一直在宋朝沿袭下去。这样的结果就是,官吏数量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同时还有通过科举考试进入这个官吏体系的人,给政府的财政带来很大的压力。

四、宋朝官吏的俸禄

俸禄就是官吏的薪资,“俸”主要是指政府发放的钱币,由于古代金属是稀缺商品,钱币的发行量是有限的,这个时候政府除了发放钱币之外,还会发放谷物和其他实物作为官吏的薪资,这就是“禄”。俸禄是政府发放的,是政府用于行政管理的财政支出。

宋朝财政系列:“冗官”、“冗吏”,供养之痛

宋朝时候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从宰相开始,自上而下,一共有41个等级,根据等级不一,俸禄也不一样。比如宋仁宗嘉祐年间,详细地规定了节度使400千、宰相300千、岳渎庙令10千、郢州内品0.3千。

宋初的时候,俸禄制度基本沿袭唐时的俸禄制度,宋真宗时对俸禄进行了改革,官吏的俸禄基本都在提升,对地方官吏给与优厚的俸禄,到宋仁宗时又增加。比如宋太祖时期参知政事月俸6000文钱,食料月供1500文,而宋仁宗时参知政事月俸为20万文,已经远远高于宋太祖时期。

到了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再次进行了俸禄改革,确定了相应的制度,之后基本沿用至北宋末年。这时期的俸禄情况如下表所示,比如参知政事的俸禄已经涨到30万文每月。除了月俸之外,还有身边随行人员的衣食住行都要解决。

宋朝财政系列:“冗官”、“冗吏”,供养之痛

上面已经写,宋真宗时期官员大概有10000名,宋仁宗时期大概有20000余名,已经翻了一番,宋英宗时期县官差不多有24000名。南宋时期官员的增长速度更快,

公元1196年内外官员总计33516名,5年之后增长到42000余名。这么多的官员,每年政府财政支出都是一笔很大的经费。

官吏人数在增加,每个人的俸禄也在增加,公元1088年,仅中央地区的官吏俸禄就高达23万贯,地方官吏人数更多,财政支出就更多了。

五、总结

宋朝时期的“冗官”、“冗吏”现象较为严重,给国家的财政带了严重的压力,“冗兵”、“冗官”、“冗吏”等方面的财政支出差不多达到政府财政收入的90%,特别是到南宋时期,国土面积减少,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却是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已经不能应对这样的局面,产生严重的财政赤字,最终把宋朝带向灭亡。

参考文献:《两宋财政史》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宋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