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爭霸(64)英德意北非大廝殺,阿拉曼戰役德軍敗北

1943年,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所有戰場幾乎都迎來戰略反攻時,英德意激戰的北非戰場也迎來了轉機。北非戰役的開始是始於1940年9月。

歐洲爭霸(64)英德意北非大廝殺,阿拉曼戰役德軍敗北

1940年9月13日,趁英國被德軍困守英倫三島時,意大利開始出兵攻擊英國在北非的殖民地利比亞、埃及、突尼斯等地。由於英軍在這些地方的守軍較少,英軍在意大利的三板斧攻勢下不斷後撤退守埃及。但由於意軍的指揮失當和補給不足不得不停下了進攻的腳步,兩軍陷入了僵持局面。12月9日,兵力得到補充的英軍開始反攻意大利軍隊,兩個月內,英軍推進了800多公里攻至利比亞。1941年2月,英國為了登陸希臘建立反攻德意軸心國的戰略基地,英國撤走了一部分北非戰場的兵力去往希臘,結果卻是落了兩頭空。希臘的英軍被德國擊退,北非的意軍也得到了喘息之機。

歐洲爭霸(64)英德意北非大廝殺,阿拉曼戰役德軍敗北

1941年2月,希勒特派遣隆美爾將軍統領北非的意軍,隆美爾也開啟了他作為“沙漠之狐”的傳奇之旅。3月31日,經過1個多月的瞭解部署,隆美爾的德意聯軍開始進攻英軍。英軍難抵隆美爾的攻勢,撤回到了埃及。隆美爾原本想等到德軍的援軍到來之後再進攻埃及首都開羅,但由於此時希特勒正謀劃大舉進攻蘇聯無法派出援兵進攻埃及。因此,4月16日,隆美爾的進攻停了下來,與英軍僵持了大半年。1941年11月18日,不斷得到增援的埃及英軍決定發起反攻。這波反攻持續了近兩個月,英軍仍舊是推進了800餘公里後難以再前進,未能全殲隆美爾軍團。1942年1月20日,英軍的這輪進攻終止了。

歐洲爭霸(64)英德意北非大廝殺,阿拉曼戰役德軍敗北

1942年1月21日,抵住了英軍近兩個月的攻擊後,隆美爾開始大顯神威,利用英軍進攻時分散的兵力瞅準時機開始反擊英軍。北非英軍和隆美爾的德意軍團就這樣你來我往的相互攻擊著,雙方都無法徹底殲滅對方。2月8日,這回英軍被隆美爾軍團突進了600公里後,雙方都暫緩了攻勢,調整陣形,依先前經驗雙方都不敢再貿然主動進攻了。戰勢在此互相僵持了近4個月,6月初,隆美爾率軍突然發動攻擊準備攻佔埃及進軍中東。7月,英軍被隆美爾軍猛攻,後撤至離開羅不到350公里的阿拉曼地區。由於英軍控制了地中海的制空、制海權,隆美爾的兵力及裝備漸漸地開始補給不足而無法一舉攻下阿拉曼,被迫轉入戰略防禦,兩軍因此在阿拉曼地區又互相僵持了起來。然而,就在互相僵持的近3個月的時間裡,勝負的天平已經偷偷轉向了英軍。

歐洲爭霸(64)英德意北非大廝殺,阿拉曼戰役德軍敗北

就在互相僵持的這段時間裡,英軍做了戰略調整和軍備補給。1942年8月,英軍上將蒙哥馬利走馬上任,而美軍的支援也讓英軍實力大增。1942年10月23日,經過周密的策劃,蒙哥馬利決定在這一天對隆美爾軍團發動反攻,於是,決定北非戰場的阿拉曼戰役就此打響了,兩大名將之間的對決即將到來。這一天,戰鬥打響了,蒙哥馬利率美英聯軍開始猛攻隆美爾軍的防線,沒有得到兵力支援的隆美爾軍團很快就失守了防線。11月3日,隆美爾軍撤出阿拉曼,由於當時下雨,英美聯軍追擊比較困難,而隆美爾軍則丟掉武器裝備輕裝逃脫了。至此,為期10余天的阿拉曼戰役結束。

歐洲爭霸(64)英德意北非大廝殺,阿拉曼戰役德軍敗北

阿拉曼戰役徹底扭轉了北非戰場的局勢,英美聯軍取得了戰略主動權。阿拉曼戰役與蘇德斯大林格勒戰役以及美日瓜島戰役,三大戰役共同扭轉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局勢,從此全世界的反法西斯同盟共同進入了反攻階段,德意日法西斯的滅亡指日可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