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樣給孩子放手,讓他能夠自由成長?

大家好,本期麗麗說育兒跟大家聊一下,父母怎樣給孩子放手,讓他能夠自由成長?

一個孩子從小不能自己做主,長大後也不會成為-個有主見的人。這樣沒有自主的孩子,不僅自己覺得痛苦,也是家庭和社會的悲哀。作父母的不能嘴上說著讓孩子自己做主,實際上都以自己的意志包辦孩子的一切。放開手,劃出一塊自由的天空給孩子,讓孩子在一定的天空下自由地呼吸,由一小塊父母劃開的天空發展為他自己無限發展的天空。

父母怎樣給孩子放手,讓他能夠自由成長?

1.讓孩子自己做事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父母為了讓孩子專心學習,什麼事都不讓孩子去做。早晨起床幫孩子疊被,上學前幫孩子準備學習用具,有時經常還被孩子埋怨忘了幫他準備某些學習用具。要知道,孩子並不是生來就是這樣依賴父母的,他們的依賴性一般來說都和父母的包辦代替有關。父母包辦,代替得越多,孩子的依賴性就越強。反之,如果父母不插手孩子可以做的事,沒有了依賴,孩子就會自己動手開始做了。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提出:“凡是兒童自已能做的,應該讓他自己去做;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該讓他自己想。”

父母怎樣給孩子放手,讓他能夠自由成長?

其實,父母們只要肯放開手,我會驚奇地發現孩子的潛力是無窮的,他們能做許多在父母看起來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其實,只是由於父母的溺愛,包辦而剝奪了孩子們的獨立性和自主性。 要想讓孩子具有自主性,首先就要給他們自已做主去嘗試的機會。拿小孩子吃飯為例,在小孩不會使用筷子和勺子之前,是成年人喂他吃喝,滿足孩子飢餓的需要。有一天父母會發現,餵飯時,孩子把頭躲開,並伸手槍你手中的筷子或勺子。孩子的動作告訴我們什麼呢?那就是他要自己吃飯。

父母怎樣給孩子放手,讓他能夠自由成長?

如果父母不理會孩子的動作,還是一貫地給孩子餵飯,那麼久而久之,孩子也沒有興趣自己學著吃飯了。而智慧型的父母從孩子的動作中覺察到孩子的需要,併為孩子做好了自己吃的準備。如準備好了不怕摔壞的碗、適合孩子使用的筷子和勺子、適合孩子坐的椅子。當孩子再吃飯時,父母就不餵了,而是讓孩子自己拿著勺子或筷子吃飯。儘管孩子的動作顯得t分笨拙,但每一個動作都是很認真的。當他把第一勺飯放到嘴裡時,他會體到一種從來沒有過的快樂體驗。當孩子要進行第一次嘗試時,做父母的應該加以鼓勵,這時孩子才會有動手去做的信心。有個初中一年級的男孩子,他的自行車腳蹬子壞了,回到家裡拿工具準備自己修理。然而,他母親說:“你會修嗎?修不好倒麻煩了,送到自行車修理部吧,花不了多少錢。”這個母親的話首先是懷疑孩子的能力。其次,通過花錢代替了孩子來解決問題。很多孩子的積極性就在父母這樣的隨意問話中被抑制了。將來一旦孩子不會做這件事情,父母又會說:“這點小事都不會做,真笨。”孩子的感覺是“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最後什麼都不想做了。

父母怎樣給孩子放手,讓他能夠自由成長?

有的父母雖然放手讓孩子自己做事了,卻經常“心太軟”,看見孩子做起來有困難,或者有時時間緊迫,就不讓孩子做了。有的父母有時看孩子做事,會覺得還沒有自己做得快,做得好,因此常常破壞不幫孩子做事的規矩。這樣-來,孩子總是無法自己按自己的方式做事。,因此,當你決定放手讓孩子自己做事後,就不要自己破壞規則。當然,必要的指導是一定需要的。做父母的可以經常提醒--下孩子做事前想一想先做什麼,後做什麼,怎樣做最好。如孩子初學洗手絹,可以讓孩子先計劃自己的行動程序:準備好水和肥皂---捲起衣袖--將手絹浸溼擦肥皂一_搓手絹用清水洗滌--曬手絹,然後再讓孩子按計劃程序行動。經常指導孩子有計劃地做事就能養成有計劃性的好習慣。

父母怎樣給孩子放手,讓他能夠自由成長?

最後,適當的鼓勵是必要的。當孩子做了自已能做的事的時候,父母要及時鼓勵,讓孩子對自己有信心,認為自己能行。當然,也許有些事情孩子做不好,遇到這種情況,要分析原因,如果確實是孩子力所不能及的事情,父母可以給了幫助。

2.開放孩子的自主空間

每一位父母大概都忘不了自己的孩子走出他的第一步時,自己的激動心情。如今,許多有條件的家庭都會用攝影機和錄像機記下這一激動人心的場面。如果父母能夠留心孩子發展過程中的每-一個階段,父母將為孩子感到驕傲的場面數不清有多少次。在孩子的成長髮展過程的所有其他方面,如同讓孩子邁出他們的第-步-樣,需要父母的不斷重複。

父母怎樣給孩子放手,讓他能夠自由成長?

一般是父母從孩子身邊退後一步,然後把手伸向孩子,可是孩子剛好夠不到。就這樣,父母一步步鼓勵孩子往前走。父母給了孩子一個空間,讓孩子能向前移動,同時又不依靠父母,可以獨自地向前去。孩子在儘自己的努力,當趕上父母,終於撲到父母懷裡的時候會很激動很欣慰,而做父母的也會為孩子的成就而激動不已。同樣的,幫助孩子成長的其他方面也是這樣,父母退後一步,給孩子一定的空間。用不著過分地擔驚受怕,也用不著父母過多地給予呵護,而只需要鼓勵尊重,讓孩子懂父母很相信他們,父母也隨時給予孩子愛的支持。這種真正的愛能將孩子最終引向幸福的生活之路。

父母怎樣給孩子放手,讓他能夠自由成長?

艾瑪就是這樣一位母親。當女兒告訴她老師讓她去報名參加拼寫競賽時,她讓女兒自己做決定。但是女兒卻感到害怕,因為她的學習成績很好,但平時在學校卻不愛多說話。艾瑪對女兒說:“首先,我並不是強迫你一定要報名,這件事,你得自己做決定。但是我們可以談談關於參加競賽的利弊。參加競賽可以鍛鍊你的意志,鍛鍊你的智力,還能增強你的信心。比賽贏了更好,沒有得名次,也是無關緊要的,我不在乎。因為你在媽媽心目中是很有能力的孩子,這一點並不需要用競賽的名次來證明。”“老師打電話來說,他也很相信你的能力。我們對你的比賽結果都不太關心,關心的只是你是不是想用這一機會去鍛鍊自己。”

父母怎樣給孩子放手,讓他能夠自由成長?

在艾瑪的鼓勵和支持下,她女兒最後還是決定去報名了。艾瑪知道她女兒很聰明,只是膽子太小了。她女兒不敢想像自己站在臺上對那麼多的觀眾拼寫一些單詞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艾瑪想讓女兒的膽子變得更大一些,讓她走向自己的生活,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通過這件事艾瑪的女兒增強了自己的獨立性和勇氣,有了她自己的想法,得到了一次自己做主的成功經驗。在這種很敏感的情況下,父母們都要小心謹慎,給孩子一些自立權,讓他們自己作出自己的決定。同時,父母也一定要讓孩子們知道你對他們有信心,相信孩子所有的能力。

父母怎樣給孩子放手,讓他能夠自由成長?

放開你的手,多給孩子-塊自己做主的空間,因為這空間原本就是屬於他們自己的。本期的文章就到這裡了,喜歡麗麗的請關注哦!感謝大家耐心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