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纪念馆文物故事(35)——嘉庆十六年进士题名碑

2020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和爆发,波及全国乃至全球。在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下,当前我国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复工复产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2月26日24时起,我省新冠肺炎疫情

中风险区由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执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省级二级响应,将低风险区由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执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省级三级响应。

虽然无法和您齐聚一堂

线上送展,我们温情不打烊、精彩不缺席

不过光看展览是不是觉得还不过瘾

为此我们从2月28日起推出

为您特别策划的林则徐纪念馆文物故事

以林则徐文物为主题

展现其清廉为政、梅鹤家风、爱国为民等事迹

让大家在“讲故事、听故事”过程中

感受林则徐伟大的人格魅力

防控级别虽降,防护意识不减!

期待在抗击疫情胜利之后

我们结束彼此的“宅家”生活

相约在这一片绿榕荫里!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嘉庆十六年进士题名碑”,了解它背后的故事!

林则徐纪念馆文物故事(35)——嘉庆十六年进士题名碑

  在参观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时,行至鹤池竹林,竹影婆娑下伫立着一尊高大的汉白玉石碑——嘉庆十六年进士题名碑。该碑为2009年纪念馆扩建时,福州市专家组赴北京国子监取得原碑拓片后,我馆对照制作而成,拓片碑身高162厘米,宽78厘米;额高25厘米,宽19厘米,正书,额篆书。原碑现存于北京国子监(北京东城区孔庙内)。碑文记载在嘉庆辛未科共有239位进士,其中一甲进士及第三人,二甲进士出身九十二人,三甲同进士出身一百四十四人,林则徐赫然列举榜单中第二甲第四位。

林则徐纪念馆文物故事(35)——嘉庆十六年进士题名碑

  驻足石碑之前,我们不禁回望林则徐科考之路。林则徐14岁时,以一篇《仁亲以为宝》的文章考中秀才,20岁(1804年)中举,1805年初,林则徐束装就道,前往北京参加会师,这是他第一次离开家庭和故乡,一路上游历名山大川,寻访民情民俗,接触了社会实际,开阔了眼界。4月会试结束,名落孙山,7月辞归,并于年底回到福州。归乡之后,由于家境不佳,他不得不外出当私塾先生。在1806年春天,林则徐应闽县知县房永清之聘在闽县衙门内兼做书廪(抄写员)。秋天,随房永清同赴厦门,被续聘为厦门海防同知书记。林则徐在厦门时,因为文牍办的不错,受到汀漳龙道百龄的赏识,被称“目为大器,广为延誉”。1807年1月新上任的福建巡抚张师诚,在一次新年贺禀中发现了林则徐的才华,爱不释手,大为欣赏,遂将林则徐召入幕府。

  1808年12月,林则徐第二次上京参加会试,未被取中,1809年7月会试结束回到福州,继续进入张师诚幕府。1811年4月,林则徐再次参加会试,榜列第七十四名,复试一等。6月17日,以殿试二甲第四名,朝考第五名,赐进士出身,即我们此文所述“嘉庆十六年进士题名碑”。

  发榜后,林则徐入翰林院庶常馆,即被“派习国书”,学习满文。在致张师诚的一封信中,林则徐谈道当时的经历:

  日昨奉到赐翰,以则徐春闱幸捷,奖许殷谆。……则徐虽远隔绛帷,然无日不以老夫子大人之所厚期者三复铭心,以求无负。……辰下滥厕清华,弱乌高巢,恐非终据。本拟即行旋里,趋待门墙,偏经派习国书,辞不获已。兹事另起炉灶,工既什佰,费更浩繁,习此者无不畏难,而则徐尤多棘手。日内即在都门就傅,粗尽数月工夫,秋后请假回南,只得于同乡前辈中藉资讲习。以钝根人学新样枝,其势定难见功,将来散馆一关,深堪惴惴!……则徐滞迹都中,诚有不能奋飞之憾。

撰稿:林念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