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7日 上週奶業資訊速覽


2020年4月7日 上週奶業資訊速覽

3月份第4周生鮮乳和飼料集貿市場價格情況 農業農村部‍

據對全國500個縣集貿市場的定點監測,3月份第4周(採集日為3月25日)活豬、豬肉、牛羊肉、禽類產品、生鮮乳價格下降,仔豬、豆粕價格上漲,玉米、配合飼料價格持平。

生鮮乳價格。內蒙古、河北等10個奶牛主產省(區)生鮮乳平均價格3.7元/公斤,比前一週下降1.9%,同比上漲3.6%。

飼料價格。全國玉米平均價格2.12元/公斤,與前一週持平,同比上漲5.5%。主產區東北三省玉米平均價格為1.84元/公斤,與前一週持平;主銷區廣東省玉米價格2.21元/公斤,比前一週下降0.5%。全國豆粕平均價格3.32元/公斤,比前一週上漲1.2%,同比上漲7.4%。

新疆啟動實施農區畜牧業振興行動 新增奶牛20萬頭 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0年起,新疆將啟動實施農區畜牧業振興行動,強化政策、項目支持,力爭用5年時間,新增肉羊800萬隻、奶牛20萬頭、肉牛30萬頭,在保證區內畜產品供應的同時,立足高端市場需求,提質增量,大力發展特色畜牧業,開創現代畜牧業發展新局面。 據介紹,全區將堅持畜牧業生態化發展方向,充分利用北疆玉米秸稈等飼草料優勢,做好飼料轉化工作,突出抓好農區規模化標準化養殖,擴大肉羊、肉牛養殖,穩定現有生豬生產規模。在天山北坡、伊犁河谷規劃建設一批規模化奶牛養殖基地,快速擴增牛奶產能。把培育奶業、肉類加工畜牧業龍頭企業作為主要發展目標,打造高標準現代畜牧業產業示範區,確保農牧民穩定增收。 為此,全區將落實好補貼政策,擴大青貯玉米、苜蓿等優質飼草料種植面積,推廣“小麥+青貯玉米”復播模式,完成“糧改飼”面積100萬畝以上。推廣牧草、農作物秸稈加工飼餵技術,提高飼餵利用率,切實解決飼草料瓶頸制約問題。 2020年,全區將在貧困地區積極發展特禽養殖,支持發展兔、驢等特色產業,因地制宜發展牛羊產業,延伸上下游產業鏈。南疆地區將按照“適度發展大畜、突出發展家禽、扶持發展特色養殖”的思路,有序擴大“糧改飼”規模,推廣種養結合模式,抓好動物疫病防控網絡建設,形成千家萬戶發展養殖的局面。 同時,全區將進一步做強畜禽種業,啟動實施南疆農區高效肉羊品種選育推廣、多浪羊品種選育推廣等5個牛羊種業提升計劃,佈局建設驢、兔、特禽等良種繁育體系,落實良種補貼政策,做好新疆特有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利用工作,提高優質畜禽自主供種能力。 2019年,南疆四地州特色畜禽養殖快速發展,新增4000餘萬羽家禽出欄能力,兔鵝鴨等特色產業從無到有初具規模,驢鴿產業不斷髮展壯大,畜牧業在助力脫貧攻堅,帶動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方面發揮出積極作用。

河北:212個牧場計劃擴建 新增奶牛10.72萬頭 荷斯坦HOLSTEINFARMER‍

日前從河北省農業農村廳獲悉,今年該省大力實施“奶業振興”,加強乳業企業建設和牧場建設,重點建設10個乳業加工項目,支持奶牛養殖場通過升級改造提高奶牛存欄和單產。 按照目標,年內竣工投產4個乳業加工項目,分別是君樂寶君昌年產2.2萬噸嬰幼兒奶粉項目、君誠年產5萬噸嬰幼兒乳粉項目、邯鄲康諾年產10.5萬噸液奶及奶酪項目、河北佳利年產3萬噸巴氏乳及500噸黃油遷建技改項目,項目建成後年增生鮮乳處理能力42萬噸。籌建6個乳製品加工項目,設計年增生鮮乳處理能力140萬噸。 大力加強牧場建設,支持奶牛養殖場通過升級改造提高奶牛存欄和單產。目前,全省有212個牧場計劃擴建,將新增佔地面積1.49萬畝,可新增奶牛存欄10.72萬頭。支持乳製品加工企業自建牧場,提高生鮮乳自給率。加快智能牧場建設,今年建成智能牧場80個,達到590個,全省智能化奶牛場比例達到70%。

寧夏多舉措加強奶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中國農業信息網‍

奶產業是寧夏農業結構優化調整的重點產業。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凝聚各方力量,調動各種要素,積極主動作為,推動奶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一季度奶產業主要呈現存欄數增、產量增和生鮮乳銷售價格降、銷售趨緊“兩增、一降、一趨緊”的特點,全區奶牛存欄47.53萬頭,較2019年年底增加3.8萬頭(自繁自育2.6萬頭,進口奶牛1.07萬頭,調購0.13萬頭),增長8.7%;生鮮乳產量50.3萬噸,同比增加9.55萬噸、增長23%;日均生鮮乳產量6500噸以上,同比增加1100噸、增長20.4%。

一是強化頂層設計。組成調研組赴主產縣(區)開展專題調研,形成了調研報告,制定了結構優化調整實施方案,明確了2020~2025年發展目標,按照“聚焦、強鏈、增值、整合”的思路,創設了奶牛良種擴繁增量、新建擴建規模奶牛場、乳品加工能力提升、優質飼草料生產、綜合管理能力提升等6個方面的政策。

二是狠抓工作落實。召開了全區奶產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與奶產業主產市、縣(區)進行面對面、點對點溝通交流。按照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以年保目標的工作思路,制定縣(區)奶產業發展情況、奶牛養殖場基本情況、乳製品加工企業生產情況3本臺賬。督促各縣(區)每月上報工作進展,每季度彙報產業發展情況,確保第一時間準確掌握全區奶產業發展情況、存在的問題,提出具體工作措施。

三是加大指導服務。積極幫助主產縣(區)奶牛養殖場開展奶牛進出口調運工作,擴大奶牛群體數量,2020年全區計劃進口荷斯坦奶牛9.5萬頭。制定《2020年全區奶牛性控凍精(胚胎)補貼項目實施方案》,聯合中國(寧夏)奶業研究院組織專家編制“抗疫情、促生產、保供應”技術服務手冊,及時為奶牛養殖全產業鏈提供技術指導。組織全區規模奶牛場申報國家“三農補短板”奶業提質增效項目,支持奶牛場升級改造。

四是搭建互動平臺。建立了寧夏奶產業工作微信群,邀請全區所有乳製品加工企業、規模奶牛場負責人和各市、縣(區)農業農村部門負責同志加入,打通了管理、生產、加工、銷售者信息交流的孤島;與天潤、新希望、上海光明等D20乳企建立了緊密聯繫,搭建了穩定、高效、便捷的對接交流平臺,積極推進招商引資工作。

扭虧為盈 中國聖牧2019年歸母溢利2774萬元 證券日報網

3月30日晚間,中國聖牧發佈的2019年業績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聖牧銷售收入達27.59億元,較上年下滑4.4%;實現毛利10.09億元,同比增長7.5%;母公司普通股權益持有人應占年內溢利2774.2萬元(2018年虧損為22.25億元),扭虧為盈。

對於盈利原因,中國聖牧在公告中表示,2019年中國聖牧通過進一步深化與蒙牛的協同,匹配客戶需求,增強供需雙方計劃的協同性,避免了計劃外低價奶的銷售,保證原料奶銷量及價格的穩定性。其2019年原料奶價格為4.2元每公斤,相比2018年同比增長14.0%。這也為中國聖牧帶來穩定的收入與現金流,原料奶銷售額由2018年的24.04億元增加至2019年的26.09億元,同比增加8.5%。

2018年12月24日,中國聖牧宣佈,該公司全資附屬公司聖牧控股、聖牧高科向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出售合計持有的內蒙古聖牧高科奶業有限公司51%股權,併成立新的合資公司。作為交易的先決條件,中國聖牧需將所有下游乳製品業務鏈及相關資產轉讓給目標公司,並不再從事下游乳製品業務。2020年1月,蒙牛收購了中國聖牧剩餘49%的股權。

3月6日,中國聖牧披露與蒙牛方面簽訂的生鮮乳供應框架協議及財務資助框架協議。未來3年,中國聖牧至少80%的生鮮乳將供給蒙牛,同時將獲得蒙牛貸款財務資助。

對於液態奶業務,中國聖牧表示,該公司與蒙牛集團在2018年底簽署的股份購買協議,已於2019年4月底已完成股份購買協議的交割。中國聖牧將持有的液態奶業務51%的股份出售給蒙牛。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規定,2019年1至4月的液態奶業務視為終止經營業務列示。

新西蘭恆天然2月份牛奶出口下降6.1% 環球網‍

恆天然報告稱,由於需求下降,其2月份的牛奶出口下降了6.1%。今年2月,伊朗對黃油和中國對液態奶產品的需求下降,從而削減了這家新西蘭乳製品巨頭的乳製品出口量。

該公司稱,由於惡劣的天氣條件,國內牛奶產量同期持平,而澳大利亞1月份的產量則持穩,因為經過數月的乾旱後,降雨量又有所回升。根據2月份閏日的生產核算,這家全球最大的乳製品出口商表示,今年2月,該國在新西蘭的收奶量按照乳固形物總量計算為1.335億公斤,比去年同期增長0.3%。由於防疫冠狀病毒的措施影響,作為恆天然公司最大的出口市場,中國的乳製品進口量在今年前兩個月下降了2.1%。此外,恆天然3月31日表示,將提高乙醇產量,在最近幾周已經提供37.5萬升消毒劑的基礎上,再生產22萬升高檔乙醇,以幫助消毒劑製造商應對因冠狀病毒大流行而激增的需求。

韓國向中國出口乳製品數量大幅增加 食品夥伴網‍

據韓媒報道,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和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表示:為了將新冠疫情給農產品、食品出口企業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上個月以中國為對象,共進行了60場緊急促銷活動,結果乳製品的出口量大幅增加。

據調查結果顯示,自從中國發生新冠疫情後,今年2月韓國出口中國的乳製品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7.7%,但是,3月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6%。

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表示:由於新冠疫情期間韓國農產品、食品的出口條件不佳,生產農戶和出口企業正面臨困境。我們目前正在快速改變世界消費市場的主要渠道,開發多種網絡渠道事業,為擴大韓國農產品、食品出口做出更多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