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店排長隊,線上訂單暴漲,這家山東企業抓住了機遇

一場無妄之災,讓山東一家生鮮企業看到了行業轉機。


門店排長隊,線上訂單暴漲,這家山東企業抓住了機遇


疫情催生了生鮮行業新模式,這家做社區生鮮也做出了單店日銷售額4萬元的好成績。


門店排長隊,線上訂單暴漲,這家山東企業抓住了機遇


理想農業,這家最早是做農資的企業,深耕十年農業,如今轉戰農產品銷售。旗下社區生鮮便利店,在這次疫情期間打了一場漂亮的業績仗,成為了不少社區居民眼中的香餑餑。


以下為山東理想農業董事長李響的採訪口述——


這次疫情,對山東這個地方的影響還是蠻大的,光我們一個張店區就關閉了64個農貿市場,其他的一些便利店也只能開到中午12點。

我們可以全天候的營業其實也是因為我們在自我防護這一塊做得比較好。比如說我們員工每天上班都需要測體溫、穿隔離服、戴口罩手套等,我們的賣場也是堅持每天三次進行消殺,客人進店也會測體溫。正因如此我們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


門店排長隊,線上訂單暴漲,這家山東企業抓住了機遇


另外一點,我們已經在行業深耕了十年,有一定的供應鏈優勢,我們在種植基地拿的蔬菜、水果都比較新鮮,價格也有優勢,這也是建立在多年合作基礎上的,這個時候表現得就特別明顯。

比如說平時外面大白菜賣到2、3塊一斤,我們賣一塊八,而且從大年初三到現在,我們一直沒漲過價,所以很多領導來視察,電視臺報社媒體也給我們做報道。


門店排長隊,線上訂單暴漲,這家山東企業抓住了機遇


我們線上下單的平臺是一個小程序,小程序之前一直都有,但是沒有重點做。但是這次情況我們加班加點重新完善小程序,大概上線了一週左右。上線第一天就有七十多單。

關於配送,我們最初設想的是由總倉配送到各個連鎖店,作為小區業主自提的一個點,但是疫情期間很多人沒法出門,我們就送到小區門口讓客戶下來自提,或者是協調小區保安幫忙送進去,都是無接觸式配送。

這也是為了減少人員的聚集,儘量避免交叉感染。


門店排長隊,線上訂單暴漲,這家山東企業抓住了機遇


門店裡人多的時候顧客一下子能排40多個,買個菜也要排半個小時,我們只好臨時增加了設備,沒有人就只能我自己上。

春節很多員工都回去過年了,就算回來也需要自行隔離14天,我們沒有辦法,只好動用員工家屬,像有的人一家四口人齊上陣,帶著爸爸媽媽一起來幫忙幹活。

危難的時候,就能看出了大家的愛心。


門店排長隊,線上訂單暴漲,這家山東企業抓住了機遇


同時我們企業給這些小區的業主和居保安都免費發放了口罩,贈送給他們75%的酒精,這些物資有時候是用錢不一定能買到的,我們年前店裡存了一些備用,沒想到突然疫情爆發,正好派上了用場。

關於社區生鮮:


我們去年引進了社區生鮮盒子的項目,這是總部在北京的匠心農坊的項目。一個盒子,在小區內大約佔地7平方,這個是沒有房租成本的,一人值守運營費用也比一般的社區門店低20%到30%,所以我們商品的售價也比其他的生鮮門店低很多。

再加上我們的服務、給大家送口罩消毒液等這些小愛心舉動,消費者其實也看在眼裡,所以大家心裡都願意來我們這消費。


門店排長隊,線上訂單暴漲,這家山東企業抓住了機遇


我認為做企業,一定要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來體現你的社會價值,不能光考慮經濟效益。


我們是做服務行業的,服務是本質,不只做疫情期間的生意,疫情結束之後我們還要正常經營。所以我們會盡力讓我們的顧客滿意,這也是為我們未來3-5年的計劃打下堅石。

在線上這一塊,我認為今年一定會成為線上生鮮配送的轉折點,這是一定的。


我們公司做線上比較早,大概2014年就開始,但是一直不溫不火,這段時間也是應大多數顧客的需求,緊急上線了小程序,未來,我想它應該會佔據我們銷售的半壁江山,佔到70%以上。


門店排長隊,線上訂單暴漲,這家山東企業抓住了機遇


在這次疫情當中,很多人形成了一種消費習慣之後,他可能反倒不願意去菜市場或者超市排隊了,現在大多數人的時間也比較寶貴,線上的話相對會方便很多。

並且山東淄博這個地方線上生鮮競爭比較小,目前也還沒有一家生鮮連鎖品牌脫穎而出,我們就想利用一年的時間,也就是2020年,進入100個社區,配合我們這個社區生鮮盒子進社區的模式。


門店排長隊,線上訂單暴漲,這家山東企業抓住了機遇


目前我們這個項目已經在山東發改委正式立項了,是市人民政府菜籃子工程和2020年十大民生工程,各級領導都非常重視也非常支持,畢竟我們提供的產品也是老百姓的剛需加重複消費,這一點也決定我們好好做的話是能夠做長久的。

而且我也覺得,我們在這個行業深耕了十年,也該到了回報的時候,所以我想,這是一個轉折點,我們會全力以赴,倍加珍惜。




要有企業良心,也要可持續發展,這是李總的山東理想農業在這一場浩劫中堅持的原則。在這一場浩劫中,他們也同樣面臨著考驗,卻憑藉多年來的積累抓住了這次轉折的機會,並快速地響應群眾需求,做出線上的動作,這是在服務大眾,也是在成就自己的生意。好的生意,就是解決別人的麻煩的生意,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