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生的角度看運動負荷

一、運動負荷應作為教學內容讓學生了解

對於體育課的運動負荷,中小學體育教師們都非常熟悉,新一輪體育課程改革之前,體育課的運動負荷就是評價體育課的重要標準之一,近幾年工作的體育教師,也在體育專業學校接受了運動負荷相關知識的學習。運動負荷既是體育教師自身所具備的專業知識,也是體育教師從事教學工作的依據。長期以來,由傳統體育教學的重視運動技術的傳授,到實踐體育課標關注學生身心和諧地發展,中小學的體育教學一直遵循著以身體活動為主的教學形式,缺乏對相關運動知識的傳授,其中包括對運動負荷知識的講授。運動負荷作為體育運動的重要知識,沒有受到師生們的重視和理解,造成在體育教學中安排運動負荷時,教師畏首畏尾,學生怨聲載道。

建構主義的理論表明,學生知識體系和運動能力的形成,不是教師直接教給學生的,而是學生在教師營造的一定的學習氛圍下,通過自己的努力主動的學習而獲得的。體育課的運動負荷,作為在運動中施加於人體的刺激量,會引起學生生理廣泛的內在和外在反應,如果在運動過程中把握適當,能夠促進學生運動技能掌握和體質增強。如何才能適當地把握?體育課中教師的合理運用以及學生對運動負荷的正確認識,無疑都是很重要的。所以,對學生進行運動負荷知識的傳授,顯得尤為重要。作為從教十多年的體育教師,不知道自己的從教經歷,是否給學生留下了什麼印跡。但自己卻依然對一位中學體育教師充滿敬意,因為他對運動生理負荷知識的精彩教學,令我至今仍然記憶猶新。那是一堂初一年級的體育室內課,老師讓我們在身體上尋找脈搏,進而指導我們學會在腕部測量脈博,學習測試自己的一分鐘的脈動次數,瞭解正常人心率範圍。然後,老師讓我們連續做30個半蹲起或30個高抬腿,接著迅速測試一分鐘脈動數,讓我們掌握了運動可以提高脈動次數(也就是運動生理負荷的表現形式)。體育老師利用半蹲起和高抬腿運動,讓學生測試運動前後的脈動次數,向學生傳授了運動生理負荷的知識,以及運動負荷對身體發育的良好影響。這節課由於體育教師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方法得當,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對我養成終生體育運動的習慣,以及從事現在的體育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從學生的角度看運動負荷


二、運動負荷應作為教學重點讓學生體驗

體育課程改革的實施,曾引起了基層體育教師的廣泛支持與歡迎,這裡面有的教師是對課程改革的理解而主動參與的,有的教師是對傳統問題的無奈而積極參與的,其中佔絕大多數的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師的課改動力,是來源於對體育課中包括運動負荷在內的諸多問題的困惑。眾所周知,農村學校體育場地器材嚴重不足,體育課堂教學可利用的課程資源十分缺乏,教學班的學生數少則五六十人、多則七八十人,龐大的學生群體和個體差異,體育教師無法實現預定的教學目標,所以,對於農村中小學體育課來說,運動負荷一直是體育課中的難點問題。而傳統體育課堂教學中,十分重視學生的運動負荷,運動負荷成為衡量體育課質量必要條件,甚至要求體育課堂中學生的心率曲線與課前預設曲線相吻合,導致體育教師受體育課堂運動負荷的設計束縛,為了達到設計好的運動負荷,不考慮課堂教學目標是否明確,教學內容是否合理,教學組織是否科學以及學生學習是否投入,只是在運動負荷需要的時段,就會即時地來一個30米加速跑、15個抱膝跳或20米往返接力跑,讓學生的心率在短時間達到要求,承擔起教師設計好的運動負荷,學生在這種被動的、單一和枯燥的活動中,失去了對體育課的興趣。

課程改革的一聲號響,廣大農村體育教師滿懷信心地走進新課程,希望在實驗中解決傳統體育教學中的存在問題,其中也包括如何合理地安排運動負荷。體育《課程標準》的實施,帶來了新的課程理念,提出了新的學習方式,體育教師的教學觀念得到了轉變,教學改革的熱情空前提高。可是,隨著基礎教育的快速發展,教育資源優勢學校辦學規模的擴大,廣大農村地區由於經濟的制約,學校體育教學資源依然十分貧乏,班級學生多、體育教師少和運動器材不足的現象沒有得到有效改善。體育教師依據《課程標準》,在體育課程內容的開發、教學方法的創新、教學組織的優化和教學評價的人本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體育課受到了學生們的喜愛。然而,2006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結果再次顯示,我國中小學生部分身體素質,特別是爆發力、力量、耐力及肺活量等指示持續下降。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學生運動不足和運動中缺少一定的運動負荷,應該是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這也就反應出課標實踐過程中,對體育課中運動負荷安排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學生在運動中沒有合理地運動負荷體驗。


從學生的角度看運動負荷


體育《課程標準》的實施,體育課堂教學更加重視長期目標和整體設計,作為一節課指標運動負荷,隨著新課標教學理念的變革,它的大小已經不是我們每一節課所強調的唯一重點,運動負荷可以作為一堂課的普通指標,仍然是體育課學生體驗的重點,運動負荷作為體育課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體育教師在教學中精心安排。2006年11月在無錫的全國中學體育展示課上,國內知名的體育課改專家,對體育《課程標準》進行了新的解讀,總的要求是,體育課要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導下,通過學生積極的努力和不斷的探索,完成具有一定難度的身體活動和技能學習,通過合理運動負荷對身心的良性刺激,才能達到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的效果。如根據水平教學目標合理安排運動負荷,依據水平目標設計單元教學計劃,對單元教學計劃進行整體安排,用不同的學習內容調節單元教學內容的運動負荷。在教學實踐中按照課標要求,結合本地區實際,改變傳統教法,將原男、女生合班授課制改變為男、女生分班授課,依據男、女生心身發展特點和生理接受能力適當地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組織,增加選用舞蹈、韻律操、武術、輪滑等新興體育項目。教學方法可運用講解與示範、集中與分組、探究與遊戲等相結合的方法交替進行。這樣不但彌補器材不足,而且可以從不同角度合理安排運動負荷,以良性運動負荷提高學生的練習質量和體育課的教學效果。

三、運動負荷應體現不同要求讓學生快樂

新課程不再是斤斤計較於運動量和密度的測定,關注的是學生運動興趣以及運動習慣的養成,關注的是學生在課外能否進行有效地身體活動。可是,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中必須關注運動量和密度,雖然不需要在課中進行脈搏測試,但需要體育教師依據課堂的具體情況(如天氣、溫度、學生著裝情況、運動項目特點等),學會通過觀察學生的動作行為表現和麵部表情,掌握體育課中運動負荷的大小。通常在不同類型的體育課中,有著不同練習密度和運動生理負荷,如教學課20~25%,115~125次/分,複習課30~40%,125~140次/分,其它綜合課25~30%,120~135次/分。一般練習密度在30%左右,平均心律在120~145次/分。

在體育《課程標準》的教學實踐中,制訂合理的體育課堂學習目標,是激發和保持學生運動興趣的基礎,也是學生進行快樂體育活動動力。運動負荷與運動興趣有著密切聯繫,不考慮學生的運動興趣,為了運動量而讓學生跑1000~1500米,或者節節課都有較大的運動量,不但影響學生的運動興趣,還損害學生的身心健康。以課堂學習目標統領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有利於激發起學生的運動興趣,你想叫他不動、想叫他偷懶,他也不願意。所以,學生在快樂的運動中運動量就不會小。依據體育課的學習目標和運動技術的形成規律,在學習某一技術時,學生必須要達到一定的練習次數和練習的強度,否則,就不利於運動技術的形成。比如學習實心球的投擲技術,學生練習次數少,課的運動負荷較小,就不利於學生運動技能的形成。必須多次練習加強運動負荷和練習密度,才利於形成正確的投擲技術定型;針對學生的身體運動素質,只有達到了一定的運動負荷,學生的運動素質才能提高,比如耐力素質,力量素質等等。所以,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認真研究體育課的學習目標,合理安排運動負荷,根據不同類型的體育課,不同學生的身體活動需求,發揮體育活動中運動負荷的調節作用,促進學生身心快樂健康和諧地發展。

(本文對原文略作刪改)

如果作者不希望我們在網上使用其作品,請立即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在收到您的意見後立即從網上移除有關內容。江蘇省沭陽縣教育局教研室 徐大從江蘇省沭陽縣實驗小學 劉 兵

無論您有多忙,請花1秒鐘的時間把它放到你的朋友圈裡!可能您的朋友就需要!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版權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歡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從學生的角度看運動負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