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平《广州塔赋》讲述花城故事

原题目:艺术家审美趣味的选择

艺术的高雅和通俗,是受艺术所在的文化背景而制约的,通常情况,高雅和通俗之分在于艺术创作及作品的审美品格和趣味,无高下区别。

雍平《广州塔赋》讲述花城故事

《延寿之地》 纸本设色 李可良

高雅艺术——形式复杂、技术精湛、内容深邃。能揭示自然、社会和人生哲理,能把人引入一种较高的精神境界和艺术境界的艺术。

通俗艺术——形式上喜闻乐见,表现手法上淳朴简洁,内容上与现实密切相关,注重审美的娱乐功能的艺术。

高雅艺术和通俗艺术的关系是相互印证的,甚至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通俗艺术是高雅艺术存在和发展的源泉,所有的艺术形式的本源几乎都源于民间。

雍平《广州塔赋》讲述花城故事

《云山旭日》 纸本设色 瑞奇

通俗艺术较高雅艺术而言,是直接来源于社会生活,源于生活本身,存在于任何社会形态中。

民间艺术形式被具有较高审美水准和技艺的人们进行提炼加工,并历经社会和人们的历练,在形式、技法和内容上日趋精美和深邃,从而成为代表特定时代最高艺术水准的艺术时,民间通俗艺术便升华为高雅艺术。高雅艺术一旦脱离普通受众,失去群众基础,甚至会沦为孤芳自赏的境界。

雍平《广州塔赋》讲述花城故事

《飞泉挂碧峰》 纸本设色 瑞奇

当然,艺术作品不是机械的模仿自然,艺术家在反映显示生活的同时,总要融会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态度。优秀的艺术家总是关注社会生活,关爱自然环境,在创作中表现自己的个性。

所以,艺术家要把在自然、生活中的体验和感悟升华为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境界。才能创造雅俗共赏的作品。


雍平《广州塔赋》讲述花城故事

《广州塔赋》 书法 李映宏

《广州塔赋》

秦开故郡,越据雄藩。

地穷涨海,天极浮山。

踞三江之门户,延五岭之疆舆。

仙迹芒芒,南武造端阛阓。

佗功烈烈,任嚣经始番禺。

历沧桑而岁远,迁物象而日殊。

楚目舒迟,览山川之胜状。

蛮腰绰约,立城郭之高标。

玉带横沙,金琶浮水。

嘉木流丹,秾华映翠。

万舶连樯,渺渺烟涛入揽。

一轮悬塔,茫茫珠石登寻。

秋色空明,泛平潭之桂影。

春光韶丽,凝环渚之花荫。

楼林崛岉,衢路参差。

衣冠云集,车轸风驰。

白云腾鹤,碧浪浮鹅。

樵歌荡霭,渔唱惊波。

津桥迢递,访湾洄之琼苑。

冈榭寂寥,觅岑岭之瑶台。

风浴重亲,花港尚馀云桂。

霜操独守,桃溪犹忆雪梅。

行持清节,迹踵沉香之浦。

坐抱渊怀,景怜拾翠之洲。

泼霞乍染,遥想红云宴集。

霁月初临,闲追碧水吟酬。

王勃雄文,灿若龙光射斗。

元章健笔,宕如虎势奔霆。

铜琶响而笠屐过,木铎振而鼓钟鸣。

藻耀天南,五子斐斐采丽。

韵流峤外,三家卓卓声雄。

丹井氤氲,曾止浮邱之躅。

泥城缥缈,宁忘陆贾之功。

星移骥逐,风厉龙骧。

越麓堂高,揭地人开史乘。

禺陬阙壮,掀天世起苍黄。

鸣呼!

鉴往思来,驰云心而抚慨!

登高致远,立风骨以标鸣。

得一时之兴会,留千古之文章。

陈榻高悬,韬笔益增铭篆。

沈辕久驻,负书尤叹干轩。

夙期山水,愍知音之难逢。

晚惜桑榆,感垂景之易逝。

且夫时序推移,和六气而交泰。

春秋更迭,协三光以昭华。

趁花朝而畅叙,待菊节以清游。

放达之间,看云烟之历历。

凭临之际,念天地之悠悠。

呜呼!

浩气凌虚,志士岂潜于世。

高情耸壑,才人莫负于时。

雍平先生广州塔赋

岁在己亥年中秋

鹤山李映宏于羊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