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概念:用户、需求和产品

元概念:用户、需求和产品

如果把产品经理所需要具备的知识体系称作一门学科, 况且叫做“产品学”,那么用户、需求,产品这三个概念则是构建整个学科的元概念。所谓元概念,就是整个学科知识体系中最基本的概念,整个学科的知识体系都建立在若干个元概念之上,就好像“自然数”之于数学,“元素”之于化学,“力”之于经典物理学等。元概念如此重要,那么对于整个产品知识体系而言用户、需求,产品这三个概念是怎么定义的呢?

如图1-1所示,在用户—需求—产品关系模型中,三个基础概念之间的关系被清晰的展示,用户产生需求,产品基于需求而被设计出来,从而又服务于用户。需求决定了产品从哪里来,用户决定了产品到哪里去。

元概念:用户、需求和产品

图1-1用户—需求—产品关系模型

用户—需求—产品关系模型清楚的定义了三个基础概念之间的关系,但并没有定义概念本身。用户、需求,产品这些基本概念在百度百科、维基百科中都有明确的定义,但这些定义都是基于特定学科或者行业,例如用户的定义更多是基于互联网行业和IT行业,需求的定义更多是基于经济学,产品的定义则偏向于经济学和营销学。

显然,这些基于各种学科和行业下的定义,都不适合我们现在整个产品知识体系对于这三个基本概念的定义。因为以上各行业、各领域中对三个概念的定义都是相互独立的,只为自己特定的知识领域服务。而产品知识体系里的用户、需求和产品,三大概念却是紧密关联,不能独立存在的。当我们提到用户的时候,这个用户一定是基于一个产品,属于某个产品的用户,这个产品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可以是已经设计完成的,也可以是在规划之中的。同理,让我们提到需求的时候,但是这个需求一定是基于用户的,属于某一个用户或某一群用户的。当我们提到产品的时候,这个产品一定是基于用户需求而被设计出来的。

用户—需求—产品关系模型之所以不能给出三个概念明确的定义,是因为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且依赖的,不能用用户来定义需求,又用需求来定义产品,最后用产品再来定义用户,这会陷入典型的“循环论证”,是无意义且无效的。

为了打破用户—需求—产品关系模型中的循环依赖,我们在关系模型中引入“人” 这个概念,即使生命的起源是多么的神秘,以至于现在我们还无法完全搞清,但是“人”这个概念却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被明确定义。这里的“人”是一个集合名词,可以理解为群体,群体产生各种需求,不同的需求被设计成不同的产品服务于用户,而用户就是群体中直接使用或潜在会使用产品的人。

元概念:用户、需求和产品

图1-2 人/群体—用户—需求—产品关系模型

在图1-2中的新框架下,由“人/群体”定义出需求这个概念,需求是人/群体在生理或者心理上产生的某种需要和诉求。紧接着需求定义产品,产品是满足人/群体在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需要和诉求而被设计出来服务于用户的实体或虚拟物品,狭义的产品包括我们使用的电脑、手机、APP,保险等;广义的产品也包括人、组织、地点,思想等。最后,产品定义了使用产品的用户,用户是群体中直接使用或潜在会使用产品的人/群体。

综上,在用户—需求—产品关系模型中,引入“人/群体 ”这个基本概念,使得每个概念的定义,都遵守一个完整逻辑关系。至此,整个“产品学”知识体系下的三大基础概念被清晰的定义。

一些读者,尤其是产品经理读者,读到这里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这些不证自明,大家都懂的概念,笔者需要花费这样的篇幅去解释,有什么意义呢?

是啊,在写这篇文章时,我也在思考,这些基本概念随便一说,似乎人人都懂,根本不需要过多的解释,去深挖它的定义,去寻找定义的边界有什么意义呢,这些定义能带来产品能力的提升么,能对产品工作产生有价值的指导么?

晚点,回答“意义”,先说说,我要写什么。

大家可以看到,我在公众号底部菜单开设了一个“产品经理”的专栏,未来我会写100篇文章来建立产品经理整个知识体系框架,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产品知识体系的基本概念、基本框架、产品经理的角色定位、文档的撰写方法、原型的设计方法、流程图的画法、架构图的画法。

用户研究能力建设、产品分析能力建设、需求管理能力建设、产品设计能力建设、用户体验能力建设、数据分析能力建设、技术理解能力建设、项目管理能力建设、行业&商业分析能力建设。

通用的产品功能设计、通用产品逻辑设计、基础形态产品设计、基础系统理解、通用产品体系介绍。

产品学习方法论,产品求职面试方法论,产品职业成长与人生定位。

现在,回答“意义”

这专栏的写作初始,我内心一直交织着有两种心态,这两种心态分别决定着这个专栏会以一个怎样的内容框架来面对读者。一种是“工人心态”,以工人的心态写这个专栏,那么作为一个已经工作若干年的产品经理,总结自己工作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方法来完成发布,就好像机床车间的大师傅传授一些个人的经验和方法给小师傅一样,在这种心态下“how”比“why”更重要,只需填充零碎的思考和案例以构成内容结构,不用总结出全面的知识体系,并抽象出具体技能的方法论以及有效学习的学习方法,这样做自然也是轻松的。

但我内心更倾向于另一种心态:“学者心态”,以学者的心态来完成这个专栏,工人心态注重1+1=2的使用,注重零散的经验和方法的总结,而学者心态注重1+1=2的证明,注重整个知识体系的完整发生和闭环,面对从概念到基础、从基础到中阶、从中阶到高阶,以及职业和成长这样的结构,写作起来自然也是不易的,但我始终觉得无论是对于自己,还是对于读者,这样的写作都是有价值的。

自1927年,美国P&G(宝洁)公司出现第一名产品经理(Product Manager)以来,标志着产品经理这个职位诞生于商业和市场,整个知识和技能体系都受到行业、商业和市场的驱动而发展。就好像电子商务一样,最初也是诞生于市场而非高校,但后期也被高校引进作为一个专业来学习。

我始终对未来抱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期待,那就是假如产品经理所需要的整个知识体系,最终形成一门学科叫做“产品学”,并进入高校作为一个主修或选修课程,那么这个课程一定会有教科书级别的教材,那时候产品、需求,用户这些概念就不能只停留在一说大家都明白的基础上了,一定需要被严谨的定义和使用。也会有大量的被严格定义的概念、规范的方法,标准的技能出现在教科书上。如果我的文章中,某个概念、方法,观点以后有机会被引入教材,这或许是对于一个写作者莫大的鼓励,这也是我选择用学者心态来写这个专栏的原因和动力。

对于读者们,也许也会有两种心态。一种是“工人心态”,只关心经验,技巧和方法的习得,不关心这些知识本身内在的生发机制,实用就行,不求甚解。另一种是“学者心态”,抱着求知、解惑,追智的心态,去塑造自己整个产品知识体系的框架。

我更希望读者们,特别是产品经理的读者们,能以学者的心态来阅读这个专栏,以学者的心态来学习产品知识,短期来看在实用性层面也许没有明显的优势,但是这种在学过程中的溯源精神、求知精神,追智精神一定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思维和习惯,也必将在职业成长这个长期的过程中体现它的价值。

同时也希望未来的“产品学”和项目管理学、品牌营销学、软件工程学等学科一样,作为一种工具,培养的是学习这门学科的人的专业知识,以及这门学科带给他的思维方式。学习产品的同学,毕业后并非要做产品经理,但是他一定很懂产品,具备产品视角和产品思维。就好像学习软件工程专业的同学,毕业后不一定要做程序员一样,但是软件工程的知识,那些0和1的设计思想,注定会影响他的思维方式,让他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更加多维。

最后,希望已经关注“思维改变生活”这个公众号的产品经理们和想成为产品经理的读者们,在追求成为或者做好一个产品经理这个单一的目标基础上,试着把目标格局放大一点,追求产品知识本身来带的产品思维和产品观。以学者的心态作为学习和成长的武器,让优秀成为一种长期主义。

最后

说来挺有趣,当初选择成为一名产品经理最直接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一句话和一个比喻。张小龙在《微信背后的产品观》演讲中说:“产品经理是站在上帝身边的人”。在《乔布斯传》里,乔布斯把产品经理比喻成一个交响乐团的指挥家,指挥着弦乐、打击乐、木管,铜管以及特色乐等,带领乐队为观众演奏出动人的作品。

在那个时候,“上帝身边的人”和“指挥家”的形象,就在我的内心埋下了小小的种子。我希望大学毕业后能成为一名产品经理,设计出伟大的产品来改变世界。时至今日回顾当初的想法,虽然显得年轻稚嫩,但却是点燃自己产品经理职业生涯的火种,值得被长久地守护。

时至今日,我已经毕业接近四年的时间了,回顾过去的整个职业生涯,觉得自己很幸运,幸运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找到了自己值得一生去热爱的职业。我写下这些看似“无意义”的文字,一方面对于产品热爱的表达,另一方面是希望能帮助到一些刚毕业和曾经的我一样热爱产品,但是又迷茫不知如何开始学习并成长的初级产品经理们。

在一个不成熟的行业,即一个没有教科书级别的概念、定义、理论和知识体系的行业,初学者们总是会存在迷茫和面对弯路。行业的成熟需要时间,甚至漫长,但是个体的成长却有着黄金的窗口期。如果我的文章能够给新进入这个行业的产品er们一些帮助,指引其学习和成长,在产品学习和成长的路上少点迷茫和弯路,那也是我的乐趣所在。

最后的最后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产品经理。希望你们对产品的热爱,就像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向这个世界散发着温暖和明亮。我是Allen,一个热爱产品的产品经理,坚定的框架主义者,成熟的理想主义者、朴素的英雄主义者、精致的现实主义者。期待与你交流和对话,相遇和相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