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宛東區委舊址——“關帝廟”

中共宛東區委舊址——“關帝廟”

中共宛東區委舊址——“關帝廟”

“關帝廟”是為了供奉三國時期蜀國的大將關羽而興建的。“關帝廟”已經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並與後人尊稱的"文聖人"孔夫子齊名,被人們稱之為武聖關公。

中共宛東區委舊址——“關帝廟”

賒店鎮“關帝廟”建於清康熙年間,修建在佔有“地利”的碼頭邊上。盛於清雍正年間,是當時賒店香火最旺盛的地方,由於它臨河碼頭,南船北馬啟程都到““關帝廟””上香。1930年,賒店鎮“關帝廟”被時任河南省主席馮玉祥將軍部下毀掉,廟舍改建為學校。1938年,校名叫賒旗商業小學,學校現名叫賒店鎮第二小學。原省領導侯志英曾經在這個學校學習。

中共宛東區委舊址——“關帝廟”

賒店鎮“關帝廟”門前一對威武而且面帶微笑的石獅子,廟的前門是戲樓,院中間鋪通向大殿的磚路,在磚路與大殿的銜接處,是一個拱型小橋,漢白玉護攔,橋兩邊各有一個蓮花池,池中有藕有魚,蓮花池兩邊各栽著一棵合歡樹,寓意是小橋流水,合歡萬世。

“關帝廟”大殿正中是關羽夜讀春秋坐像,一邊是黑臉周倉,一邊是粉面關平。大殿東西牆上兩幅壁畫,一幅是溫酒斬華雄,一幅是水淹七軍擒于禁。

中共宛東區委舊址——“關帝廟”

“關帝廟”大殿左右是陪房,後邊是和大殿等高的腰屋,中間是後門;陪房後面和腰屋及戲樓兩邊,都是院套院的轉樓。除戲樓和大殿是琉璃瓦外,其餘都是磚混結構,一層與二層都使用木質樓板,冬暖夏涼,樓與樓之間有天橋相連,整個“關帝廟”設計精細,闊氣威武。有著行商坐賈及善男信女敬財神和接待外地客商食宿的雙重作用。

中共宛東區委舊址——“關帝廟”

在當時政治背景下,一座“關帝廟”與革命事業息息相關,1926年2月,周恩來總理對在河南南陽建立中共組織作出了具體指示。1926年5月,上海、開封黨組織派回南陽的中共黨員劉友三、楊士穎等在此成立了南陽地區第一個支部——中共南陽支部委員會。該支部通過創辦平民學校、農民夜校,宣傳發動群眾,組建農民武裝,在南陽播下了革命火種。

中共宛東區委舊址——“關帝廟”

1931年一月,中共南陽中心縣委派王星階來到賒旗恢復了宛東區委。《中共南陽地區組織史資料》介紹:劉紹周任宛東區委書記,李作梁任組織委員、慧紫息任宣傳委員。慧紫息還兼任賒旗鎮黨小組組組長。劉紹周在賒鎮二小補習班學習,該校中共地下黨員王慈如校長和王子厚教師介紹他到賒鎮地下聯絡點—一雜貨鋪以店員職業作掩護,從事黨的工作,劉紹周參與了國民黨楊虎城部第一旅兵變的策應工作按照暴動籌備會議的決議。在方城獨樹戰役後,王慈如校長對陳賡腿部受傷的救治盡力照顧,陳賡腿部傷情穩定後,王慈如帶領兩名地下黨員護送陳賡轉移到中共新野縣委組織委員楊文彩家裡。陳賡在楊文彩家隱蔽期間,中共新野縣委與設在南陽的中共鄂豫邊臨時省委取得聯繫,約定了護送和接應陳賡的時間、地點、暗號。王慈如、張文奇、楊文彩護送陳賡順利到達南陽。經過地下黨組織的周密安排,陳賡幾經輾轉,終於秘密到達上海,結束了在新野驚險、傳奇的養傷之行。

中共宛東區委舊址——“關帝廟”

劉毅然(化名劉紹周)與有關黨員一道,建立中共陌陂支部,兼任支部書記同年秋,劉毅然(化名劉紹周)到方城縣地方保衛總團部當支書,1947年11月擔任方城縣人民政府首任縣長,1948年5月被捕就義。李作梁到外地隱蔽;慧紫息在南陽被捕,後在開封就義,宛東區委和賒旗鎮黨的活動再次停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