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战事件”:城门失火,殃及鱼池

“肖战事件”:城门失火,殃及鱼池

近日“肖战事件”在中国社交媒体平台上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让“同人创作”进入公众视野。“同人”这个词,在当代同人粉丝社群中的应用和字典中的意义不同,指的并不是“志同道合的人”或者“同事”,而是一种二次创作方式。创作者藉助一部或多部已经成型的叙事文本,利用其中的人物、情节和设定等,讲述自己的新故事。中国“同人创作”的概念通常被认为源自日本的“Doujinshi”(同人志),在欧美这个类型的创作被称作“Fanworks”(粉丝作品)。

原着和它的“平行世界”

在西方,广义的同人小说(fan fiction)可以追溯到简·奥斯汀(Jane Austen)的读者对其作品的续写和福尔摩斯粉丝的仿作。狭义的同人小说,特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後期出现的针对特定电视剧文本的再创作。西方粉丝研究领域的学者通常将《星际迷航》(Star Trek)的粉丝1967年创作的同人歌曲The Territory of Rigel视作第一部当代意义上的同人作品。此后,一些诸如《星球大战》、《哈利波特》、《冰与火之歌》)的同人作品层出不穷。

过去十年,最成功的英文作家E.L.詹姆斯,她的《五十度灰》系列起先是作为《暮光之城》系列的同人小说出现的。最初,詹姆斯在欧美着名同人小说论坛“FanFiction.net”上连载了《五十度灰》三部曲,当时小说的名字叫《宇宙之王》,後来为了出版,她对作品进行修改,删去所有与《暮光之城》相似的痕迹,才有了日后风靡全球的《五十度灰》。

“重塑”是“同人世界”里最核心的要素,这些平行故事在挑战正典的同时,也强化了正典。许多其他小说家都采用了颠覆性的观点,对经典小说提出了耐人寻味的新见解。鲁迅的《故事新编》就曾对中国的《山海经》进行过同人创作,在他笔下,后羿在射日成名後并没有以一个举止不俗、上天入地的模范英雄形象出现,而是一个喜欢吃“乌鸦肉的炸酱面”的猎户,为此还受嫦娥诟病。

鲁迅当然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同人小说创作者。事实上,四大名着中的三部都起源于民间文学传统,《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来自《史传》,《西游记》来自《讲经》,在成书之前都有漫长的口头叙事表演传统。

真正成书之后,也同样有漫长的传抄历史,很多明清小说最终定稿印刷的时候,都离传说中的成书年代差了很远。例如,相传成书於明初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的版本是明第十一位皇帝嘉靖本;而现在通常能见到的《三国演义》,是经清朝毛宗岗父子编辑注解后的版本。

在久远的口头文学年代,一个故事往往成于众手,人们也并不会自然地将其视作某种应当保护起来不可更改的私产,而是基于这样的故事再创作其他故事。这是一种前现代的集体智慧,而这样的集体智慧,正如麻省理工学院着名传媒学教授亨利·詹金斯在《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中指出的那样,在互联网普及的如今,也存在于参与式文化中。

影视艺术研究学者理查德·德阔多瓦曾经提出,明星职业诞生的节点在于,他的私人生活开始进入公众视野,比方说婚恋、个人喜好等,成为明星整个人设的一部分。公众对明星私生活的窥探经常被指责为侵犯隐私,但正是窥探这一行为本身造就了明星制的发明和明星身份的诞生,明星本人需要让渡和放弃部分的个人隐私权,有时候还要让渡亲密关系的自主选择权。

即便法律上“免责”,真人同人,尤其是耽美同人,其创作内容在道德上也并非无暇。女性主义学者、科幻作家乔安娜·拉斯在研究耽美同人文之後发现,为数不少的同人文都有对暴力、强制、强奸等过激行为的描写。虽然公开谈论欲望被视为一种进步,但那些不被主流文化中对性别与性的叙事框架所认同的爱情幻想和性幻想,能否被视为一个非主流人群释放自己的“安全空间”?

在同人圈,有一句流传颇广的话“不喜欢就不要看”。背后的逻辑就是,在被充分预警的前提下,读者有责任决定自身行为、要不要读某篇同人文,但不应该为其他读者做决定。在AO3网站上,运营人员特意建立了相应的“预警制度”,用户可以根据标签选择是否阅读。这类似于电影电视的分级制度,只不过是一个民间自发形成的版本。这些“制度”实际上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同人圈里通过不断发生的细小摩擦和冲突,渐渐探讨出的边界和义务,即作者尽标预警的义务,读者尽看预警、判断自己看不看的义务。

只是,这个制度被举报者“选择性”无视了。目前,AO3网站在中国无法正常访问,意味着中国的同人创作者和阅读者需要寻找一块新的“自留地”。更遗憾的是,有关同人创作的讨论并没有因为肖战事件而展开,仍然在灰色的“圈内”徘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