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鄉記|爸爸和他的鄉愁

第一次認識“鄉愁”這個詞是在余光中的那首名叫《鄉愁》的詩中。當時的我,並不能真正理解“鄉愁”這個詞的真正含義。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爸爸是騰衝人,出生在騰衝。在他14歲的時候,因為爺爺的工作調整,他們移居到了德宏芒市。爸爸到了芒市繼續念初中,後來,他考上了德宏師專,當上了老師,在芒市一待便是30多年。


我從小在德宏芒市長大,對騰衝的印象僅在戶口本上的祖籍一欄。隨著慢慢長大,記憶開始豐富。


爸爸是老師,每年都有寒暑假。小學時候,我的寒暑假幾乎是和他一起在騰衝度過的。那個時候家裡沒有車,都是坐中巴車回騰衝;那時候沒有柏油路,走的都是顛簸蜿蜒的彈石路;那時候還沒有修建龍江大橋,只有一座吊橋,車子經過吊橋時,車裡的大人小孩都要下來走路過橋;那時候我坐車會暈車,每一次在回家路上都很難受。


即使條件這麼艱難,路途這麼曲折,爸爸還是每個假期堅持回家。


回鄉記|爸爸和他的鄉愁


老家在騰衝市內,它不華麗,充滿煙火氣,甚至稍顯破敗。小時候,在老家煮飯要燒火,洗澡要燒水,天氣很冷,而且我沒有小夥伴。在老家裡唯一讓我覺得新鮮有趣的就是奶奶的菜園子和爺爺的蘭花架,以及家裡不親人的小貓咪……


回鄉記|爸爸和他的鄉愁


老家是木頭房,爸爸每次回家都要看看哪裡需要修整的地方,上房修瓦、清理水溝、修剪樹木,盡他所能,做他能做的事兒。


之後,爺爺奶奶去世了,爸爸把老家的一部分房子租給親戚管理。我們有好幾年沒有回來騰衝過年,寒暑假也不再回來,只是每年清明節回來祭祖。慢慢地,年久失修,院子的雜草也長到了膝蓋,看上去一片荒涼。


再後來,我的爸爸媽媽退休了。爸爸選擇回到騰衝退休在創業,重新修整翻新老家,蓋成了賓館,媽媽選擇和他一起回來面對困難。期間,他們經過很多挫折,但是還好他們都挺過來了。


回鄉記|爸爸和他的鄉愁


當他們做出決定後,我不明白,他們為什麼放著舒服的退休生活不過,要來這裡這麼累這麼辛苦的創業。兩個年紀加起來已經有100多歲的人,依然有對自己的人生和事業重新再來的勇氣。慢慢地,我想明白了,除了他們身上的那份堅韌,那一份對家鄉的思念,還有肩上的一份責任吧。他們用實際行動教會我,人生不要害怕失敗,你擁有隨時重新出發的勇氣。


一個人的來路和歸途都離不開你的家鄉,那是你內心最柔軟的部分,也是你離家千里、出走半生的支撐力量,它會一直影響和伴隨著你的人生。我想這也是爸爸為什麼一定要回家蓋房子的原因之一吧。


回鄉記|爸爸和他的鄉愁


這種影響是不論你去到哪裡都只會覺得那裡才是我的家;不論你走的多遠,你始終都要回家,落葉歸根;不論你離開多久,你的鄉音都不會改變。就像唐代詩人賀知章在《回鄉偶書二首·其一》寫道:“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現在的我,能夠理解他們,並且想和他們一起把這件事情做好。

回鄉記|爸爸和他的鄉愁

下面是廣告時間
介紹一下爸媽開的賓館——甘家公寓


回鄉記|爸爸和他的鄉愁

1、靠近騰衝東方醫院2、靠近騰衝文興中學後大門3、靠近騰衝旅遊客運站4、戶型:一室通間(26平)、三室一廳兩衛一陽臺帶部分傢俱(108平)5、具體地址:騰衝市騰越鎮秀峰社區吉昌小區87號 甘家公寓(早上8:30-晚上10:00都可自行前往看房)6、民宿類房型接受短租、可停車7、租金可商議,需面談8、可以電話詢問18388102974很乾淨,又實惠。如果有機會來到騰衝旅遊,可以選擇來住宿,非節假日期間不漲價。地址:

回鄉記|爸爸和他的鄉愁

三室一廳兩衛(圖)▼

回鄉記|爸爸和他的鄉愁

回鄉記|爸爸和他的鄉愁

回鄉記|爸爸和他的鄉愁

回鄉記|爸爸和他的鄉愁

回鄉記|爸爸和他的鄉愁

回鄉記|爸爸和他的鄉愁


標間(圖)▼

回鄉記|爸爸和他的鄉愁

回鄉記|爸爸和他的鄉愁

回鄉記|爸爸和他的鄉愁

回鄉記|爸爸和他的鄉愁

回鄉記|爸爸和他的鄉愁

回鄉記|爸爸和他的鄉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