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对药效的影响


饮水对药效的影响


1 宜多饮水的药物:减少结石形成、降低对肾脏的毒性反应

(1)平喘药:宜多喝白开水。


(2)利胆药:尽量多喝水可避免胆汁过度分泌和腹泻引起的脱水。


(3)蛋白酶抑制剂:治疗期间须饮水2000ml/d以上,以免形成尿道结石或肾结石。


(4)双膦酸盐:须清晨用一满杯(200ml以上)白水送服,并且在服药后至少30min之内和当天第一次进食前,应避免躺卧。


(5)抗痛风药:应多饮水,保持尿量在2000ml/d以上,同时应碱化尿液,防止泌尿道中形成尿酸结石。


(6)抗尿结石药:为减少尿盐沉淀,宜多饮水保持尿量2500~3000ml/d。


(7)电解质:每袋需加500~1000ml凉开水,溶解后服下。


(8)磺胺药:可发生结晶尿、血尿和管型尿,故服用本品期间应多饮水,保持高尿流量,或同时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以防此不良反应。


(9)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应给予足够水分,以减少肾小管损害。


(10)氟喹诺酮类:应补充足够水分,防止尿中药物浓度过高造成肾损伤。


2 限制饮水的药物:保证药物浓度、有效性

(1)胃黏膜保护剂、直接嚼碎吞服的胃药、苦味健胃药:服药后1小时内尽量不要喝水,

防止破坏形成的保护膜。

或稀释后刺激减轻减低药效。


(2)止咳药如止咳糖浆、甘草合剂等。


(3)预防心绞痛发作的药物:如硝酸甘油片、麝香保心丸等应舌下含服。


(4)抗利尿药如去氨加压素。


3 不宜用热水送服的药物:保证药物的有效性

(1)含消化酶的助消化药物


(2)维生素类:性质不稳定,受热后易被破坏而失效。


(3)活疫苗:避免引起疫苗失活。


(4)含活性菌类药物:遇热会引起活性菌被破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