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智慧之“乾卦”里的龙

龙的概念,深入国人之心,有人说出自“伏羲”,也有说出自“蛇”的体貌特征,各种说法,均不一样。但“二十八星宿”中的“东方苍龙”的形状很像我们印象里面描述的“龙”,张牙舞爪有头有角,故认为国人心中的“龙”出自“二十八星宿”。《尧典》:“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宵中,星虚,以殷仲秋。”(28星宿分四季需要慢慢思考增加记忆才能准确理解)。古人对龙的解释,许慎《说文解字》:“....春分登天,秋分潜渊。”民间的“二月二龙抬头”这句谚语讲的内容与星宿位置是重合的,“二月二”是春分时节,朱雀七星中的星宿位置在初昏的正南方天空里,这时“青龙”星宿的“龙头”在东边天空的位置刚刚出来露出头部的星辰,这叫“龙抬头”。且看《易》爻辞:“潜龙勿用”,这句话里的“潜”指的是潜藏,好比说龙在水下隐藏着。为什么古人会这样认为呢?因为在冬至日初昏的时候看天空正南方二十八宿,是白虎星宿中的昴宿星,与这个白虎星宿对立的青龙星宿正好处在180°的正下方,也就是地球的另一侧,这个时候叫“潜龙”。“勿用”是说现在是冬天,天气状况不能用来进行农耕活动,即便你种植庄稼也不会发芽结果,这一爻很明显是古人这个时候是利用“二十八星宿”区分季节,得出了冬天的结果然后告诫人们这时不能进行农事活动。接下来过程里面的各种“龙”状态是整个农业社会前半年的劳作过程,这些自己脑补就可以了。最后这一句“见群龙无首,吉”是很多人都会误解的一句,这也是最吉祥的一句了,只是大家没有从“二十八星宿”的位置来看待这个问题,28星宿是古人为了区分四季所使用的天象工具,如果“天球”里面没有坐标体系,根本无法划分任何节气和时间概念。“群龙无首”指的是“夏至”这个节气的那一天初昏时正南方天空中的星宿是“青龙”里的心宿,由于整个“青龙”星宿中间的那颗星星位置想要出现的正南方天空中,就必须是头部的星辰看不见的时候,它的出现就代表“夏至”的到来,也就是紧跟着就是秋天的到来,秋天到了是什么概念?是收获的季节到了。辛苦劳动了大半年了,眼看就要收获了,这难道不是整个农耕文明社会里最瑞意吉祥的时刻吗?我们现在的生活整天是高楼大厦,忘记了头上的天空和星辰(当然雾霾也是主因),所以很难理解古人当时的生存状态,也就无法理解他们的书里在描述什么。所以在此呼吁,请回过头去站在古人的位置上想象一下当时的天空,如果不能懂就多了解一下天文术语的意义然后就能知道古籍里在讲什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