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宗明义 立纲定向——《周易》“乾卦”象喻趣谈


开宗明义 立纲定向——《周易》“乾卦”象喻趣谈


《周易》作为先民创造的最古老的精神文化遗存,自汉代以来就一直被列为群经之首。周,朝代名,易,书名。“易”本是筮书的通称。《周礼•大卜》把《连山》《归藏》《周易》称为“三易”。其中《周易》是编成于周初(西周末期)的一部筮书,故称《周易》。有学者认为,易(覡)是官名,是掌卜筮者,其所记录整理之书称“易”,正如史官所作之书称“史”。流行的说法则认为“易”是简易和变易之意。关于简易,一说用蓍草占卦的方法比早先用龟甲钻孔再用火灼的方法简单得多;一说伏羲画卦时“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易”是取鸟飞之形,具有象征和执简驭繁的意义。《说文解字》认为“易”即蜥蜴,是随环境而改变其保护色的变色龙;又认为“易”字是日月两文的合体,象征阴阳的结合和推移(交感移易)。据此可认定,“易”是以象征和执简驭繁的方法反映复杂多变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易》书从森罗万象的事物中抽取出阴(柔)、阳(刚)两种基本属性,又将此两种属性简化为奇(——)、偶(— —)两种符号,用这两种符号排列组合成严整的卦爻符号体系,成为八卦(代表天地和其间的基本物象),又重叠为六十四卦,通过此卦爻系统及其时位变化,揭示宇宙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对立统一的转化规律,从而总结其中的经验,形成哲学思想、政治、道德、伦理意识、策略观念。它把复杂纷纭、变动不居的大小宇宙描绘成井然有序、循环不已、具有法则性或模式性的东西,自然和社会都有规律(道)可循,这样在简易的象征符号及其富于变易的组合排列中,又包含着永远可以遵守并用以预测未来的“不易”的内容。


开宗明义 立纲定向——《周易》“乾卦”象喻趣谈


《周易》六十四别卦排位第一是“乾”卦,由两个三爻的乾卦(经卦)组成。六爻皆阳爻,代指天。卦辞曰“元、亨、利、贞”。程颐:“元者万物之始,亨者万物之长,利者万物之遂,贞者万物之成。”四者代表了万物萌生、发展、成熟、收藏的过程。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阳货》)《文言传》把卦辞释为“仁、礼、义、智”四种天德。凡此种种阐释,正好体现了古人对天的功能的认识。

乾卦第一爻(初九)的爻辞“潜龙勿用”,以潜龙作象征,喻潜能无限,但处下位,时机未到,仍需隐忍待机,不可妄动。第二爻(九二)的爻辞“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指明潜隐之龙出现在田地上,象征大人(有德能者)崭露头角,将会有所作为,给天下带来生机,当然吉利。第三爻(九三)爻辞“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本爻处下卦高位,又属阳位,指过分刚健强劲,反会有危险,因而须整日勤勉奋励,夜里也保持警惕,这样,遇险也可转危为安,免于灾祸。第四爻(九四)爻辞“或跃在渊,无咎。”阳爻升至上卦下位,属阴位。如龙在渊中,有跃起腾空的条件,也有留居渊中的可能,或进或退,只要把握有利时机,就不会发生过失,或遇到灾难。第五爻(九五)爻辞“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五爻在上卦居中,属君位,又是阳爻在阳位得正,是最理想、最吉祥的地位,犹如龙飞腾在天空,活力无限,正可大展宏图。这里所说的“利见大人”,较第二爻的更进了一步,意为圣明盛德者君临天下。第六爻(上九)爻辞“亢龙有悔”。阳爻升至最高位,如龙飞至极高处,脱离了适宜于自己的环境,升降两难,超过极限,过头了就有悔恨。比喻盛极则衰,暗示统治者高高在上脱离民众的危险。置于上述六爻之后的“用九”(特为乾卦增加的爻辞,“用九”有通变、共通两层意思),其辞曰:“见群龙无首,吉。”断言——乾卦六爻皆阳,一爻接一爻地运转循环,周而复始,没有哪一爻能够算是开端,哪一爻算是终点。犹如一群龙,没有哪一条可称首领。意思是: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即条条都保持中正之道,不肯冒尖,是吉利的。

乾卦(别卦)卦、爻辞,以象喻显示阳刚事物处在不同时位之所宜,特别昭示:再刚再健之物,仍处在变动不息、无始无终的过程中。此事物先于彼事物,但又必定后于另一事物。不知此先后相兼、地位转化之理,一味“以刚为天下先,凶之道也。”(程颐:《易传》)

阐说《周易》的各“传”(通称“大传”)也对乾卦进行了阐述。《彖》曰:“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为天,讲天的功能,突出日(太阳)的地位和作用。古人认为宇宙中日是最光明之物,故称“大明”。日出日落,昼夜四时于是形成,上下四方也由此确定。每卦的六位(六爻)即仿此而设置。乾卦六阳爻,有初有上,与“大明终始”相应,又无始无终,运动不息,像六龙驾着日车按时(由昼到夜,由春到冬,循环往复)运行。这只是符合天运而已,再进而掌握天运,则将如龙行空,任其腾飞。又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强调天道依其规律运动,万物受其影响支配,因应变化(萌生、滋荣、成熟、衰落),各得其应有的属性与寿命,保持住阴阳二气的调谐(如无久旱淫雨、酷热严寒),才能普利万物,促其成熟而归于正道。《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认定天道强劲 ,运转不已,君子以天为法,因而发愤自强,奋励不懈。《文言》着力从社会伦理、人品修养的角度来阐发,力图将乾道运用于人事。强调“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所谓“四德”,即“仁”“礼”“义”“正”。君子能够亲身践行这四种德行,就合乎天德(乾:元、亨、利、贞)的要求。《文言》不厌其烦,反复解说、阐发乾道义理,要求人们遵奉天道规律,进入“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的境界。力求“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具有合乎天道的预见,行动超前于天时,不会被天违弃;行动落后于天时,也能遵循天道行事)。因此“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知道进与退、存与亡、得与失的相互关系而不违背阴阳和合的中正之道)。

开宗明义 立纲定向——《周易》“乾卦”象喻趣谈


乾卦在《周易》全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既是其精义的集中体现,又为易理阐发起着立纲定向的作用。其经部,文辞极简而内涵极丰。卦辞介绍以时间(昼夜四时)和空间(上下四方)为存在形式的天(宇宙)化育万物的功能(元、亨、利、贞)普遍运用于后此各卦。六爻爻辞则以龙的动止为象喻,阐述事物由潜隐到显现,由滋生到繁荣、茁壮,又由盛转衰,跌向低谷再回升这样一个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具有典范性的过程。《彖》《象》《文言》诸传反反复复就上述内容加以解释阐发,其意义不限于说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德性和体用本身,更在于把天德引到社会伦理和人的修养行为上来,诱导世人领悟和效法大自然的运行规律,安和乐利,勿“过”勿“不及”。它还推出了所谓与天地合德、日月合明、四时合序的“圣人”理想,为世人树立了“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崇高目标。用心良苦。强调立身行事合于中正之道,其基本观念(或出发点)是阴阳时有起伏,吉凶相互转化,盛衰不断循环,因此不论统治者和普通人都应懂得“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从而坚定信念,胜不骄,败不馁,自强不息。不论是潜伏期的隐忍待机,还是发展期的“朝乾夕惕”,或极盛期为迎接物极必反而戒慎警惧,都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只不过要讲求策略,审时度势,顺应变化以不同形态表现出来而已。先儒解说乾德,立象尽意,象喻妙用,出神入化,令人拍案叫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