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张馆藏玉璧图,学习蒲纹碾磨工艺与沟底特征,提高鉴定古玉眼力

蒲纹玉璧在汉代很流行,尤其在墓葬中,常在棺椁内出现。

一、蒲纹玉璧的特征

蒲纹,即蒲席的纹样,由三种不同方向的平行线交叉组织,用浅而宽的横线或斜线把玉器表面分割成近乎蜂房排列的六角形纹样,六角形有时还琢有阴线的谷纹。蒲纹(蒲格谷纹)玉璧常用来作为葬器出现,有的出现在棺材盖上,有的在棺材内部铺陈,一般个头较大,玉质多为青玉。

7张馆藏玉璧图,学习蒲纹碾磨工艺与沟底特征,提高鉴定古玉眼力

玉璧在汉代以前,常作为礼器,《周礼》有“苍璧礼天,黄琮礼地”、“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之记载。而到了汉代,玉璧中间的孔,往往成为逝者升天的通道,这在汉代画像石中,可以找到证据。从目前出土来看,蒲纹主要盛行于东汉,用玉丧葬,在棺材中数量很多,这与墓主人希望死后灵魂升天,不无关系,大多数蒲纹玉璧质地较差。

7张馆藏玉璧图,学习蒲纹碾磨工艺与沟底特征,提高鉴定古玉眼力

蒲纹玉璧仔细观察,沟底往往出现平行状划痕,划痕粗细不等,痕迹内部有熟旧的包浆,有融化态。整体风化痕一致,符合工上自然态特征。汉代蒲纹分割线较宽,并带有玻璃光,碾法干净利落,后代所仿制的分割线一般较小,且较毛躁,纹饰较小不大气。

7张馆藏玉璧图,学习蒲纹碾磨工艺与沟底特征,提高鉴定古玉眼力

这一时期,常出现两种款式,一种是蒲纹,一种是蒲格谷纹。单纯的蒲纹,中间是六边形,而蒲格谷纹,中间会雕刻谷纹。两者虽然有所区别,但是整体一致,尤其沟底的特征与光泽度,如出一辙。

二、蒲纹玉璧的工艺

7张馆藏玉璧图,学习蒲纹碾磨工艺与沟底特征,提高鉴定古玉眼力

蒲纹玉璧的制作,是在一个平面上先有规律地等间隔琢出直线,再以60°转向同样等间隔琢出直线,再转60°,以同样的间隔琢出直线,我们便会得到所谓的蒲纹。如果再把蒲纹加工,修圆了,就成为乳钉纹,如果要加工成谷纹,就要留出一条小尾巴。在六边形的边缘处,进一步推磨,使其更加犀利,立体感强。蒲格谷纹是在此基础上,雕刻出谷芽。

7张馆藏玉璧图,学习蒲纹碾磨工艺与沟底特征,提高鉴定古玉眼力

这些玉璧的外圈,会出现横向螺旋纹,这是大型管钻下料产生的。内外圈的阴线,往往通过扎砣琢制,并进一步打磨,成为连续不断的长阴线,特别流畅,这与现代机器工生硬崩茬完全不同。蒲纹宽阴线的加工,与汉八刀如出一辙,也是使用金属片状工具蘸解玉砂,或徒手抓握砂岩类磨石直接在玉器表面反复推磨。由于解玉砂颗粒不均匀,往往在沟底出现平行划痕,且痕迹不规律,粗细不等。这要区别于仿品的规律性平行线,真品的线槽内非常舒服,有老气,光泽度常为玻璃光。

7张馆藏玉璧图,学习蒲纹碾磨工艺与沟底特征,提高鉴定古玉眼力

三、蒲纹玉璧的鉴定

1、沟槽的光泽度熠熠生辉,常为玻璃光,且沟底有平行线,粗细不均,线槽内有老化包浆。仿品刻意伪造的平行线,同一方向规律性强,沟底暗淡无光,线条均匀一致。

2、六边形边缘干净利落,有推磨产生的平行线痕迹,光泽一致。仿品同向大面积高光,光气很贼,不舒服。

3、玉质老熟,整体厚重,上手有推蜡感,粘而不滞,光泽度硬朗。仿品有滑腻感,盘玩后或者干涩,或者油润,没有硬朗的光气。

7张馆藏玉璧图,学习蒲纹碾磨工艺与沟底特征,提高鉴定古玉眼力

蒲草这种平凡的野草,将它编为蒲席,人们常常席地而坐,蒲席作为古代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达了人们对安居乐业的向往与祈求。翻越千山万水,带着满面风尘回到自己的港湾中,一张蒲席便是最好的归宿。前人古朴的愿望反映了他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蒲纹便是很好的佐证。

本文对蒲纹玉璧进行了阐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关注转发,咱们一起养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