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里的交友之道


老子 | 道德经里的交友之道


老子 | 道德经里的交友之道

是人就要交朋友,你周围的人很多,什么样的人都有;哪些人能做朋友?哪些人只能泛泛而交?哪些人应该避而远之?这都是有讲究的。好的朋友,往往能助你一臂之力;坏的朋友,往往能让你陷入泥淖。

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五章,谈到过五种人。这五种人表面上显得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从他们的本质上来看,往往是不可多得的朋友。今天小编就给你,详细介绍一下这五种人。如果你以后碰到,不可错过,赶紧结交,定能受益终身。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老子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訥。静胜躁,寒胜热。清静為天下正。

老子 | 道德经里的交友之道


一、大成若缺的人

大成若缺,本意是指最完美的东西,好像有缺点一样。作为人来说,就是指那些在某一领域有较大或巨大成就的人;但这些人,在生活或处世上往往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比如,一门心思搞科研、搞发明的那些专家、学者。

如果,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人,一定要多接触;光是他那种对事业执着的精神,都能感染影响到你。这种人绝对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朋友。

老子 | 道德经里的交友之道


二、大盈若冲的人

大盈若冲,本意是指最充盈的东西,好像里面是空虚的一样。作为人来讲,是指那些满腹才华,但在生活中却不卖弄的人。因为他不卖弄,所以你平时看不出他的水平;但在关键时刻,他总能给你正确的建议或独到的点拨。

这些人,像灯塔一样;当你不需要的时候,你看不到他;当你需要的时候,他能指引你向正确的方向前进。

老子 | 道德经里的交友之道


三、大直若屈的人

大直若屈,是指那些表面上看似屈服于某种势力,但内心深处却坚定某种信念;一旦时机来临,总是毫不犹豫地拨乱反正。历史上,最出名的例子,就是西汉时期的陈平和周勃,这二位,在吕后去世后,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这才是真正的“直”,“大直”。

和这种人在一起,往往让你的身上也充满了正能量。积极向上的力量,才能让你更用心地干事业,才能让你更阳光地去生活。

老子 | 道德经里的交友之道


四、大巧若拙的人

大巧若拙,是指那些虽然干的是很普通的行业,但他的熟练水平往往让人惊叹。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卖油翁”和“庖丁解牛”了。这些人,虽然职业很普通,但他们的行业技巧让人赏心悦目。一个人在一个行业里坚持了,总能悟出一种人生的道理;这对我们来说也是受益匪浅。

和这种人交朋友,首先是他的“坚持”能让我们积蓄力量,他的道理能让我们举一反三。也许还能买油便宜一点、买牛肉便宜一点,呵呵了。

老子 | 道德经里的交友之道


五、大辩若讷的人

大辩若讷,是指真正善于辩论的人,看起来,像个木讷的人。这种人,肯定有涵养,不爱卖弄。这种人,往往把道理看得很透,也能说透;由于不喜卖弄,往往他的表达方式能说到你的心坎里。

和这种人,聊天交朋友;每天都是清醒的,他不会让你稀里糊涂地过上一天。他也往往能一语中的、一语惊醒梦中人。

综上所述,以上这五种人,他们都在各自领域做出了不凡的成就;他们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喜卖弄。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给你中肯的建议,才能给你有效的帮助。碰见这五种人,就结交吧,只会受益,不会吃亏。


老子 | 道德经里的交友之道


老子 | 道德经里的交友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