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日记在美出版 是是非非 欠缺的是民族认知

4月8日武汉解"封"之际,地球另一端的美国一家出版让,出版了英文版的《方方日记》。

方方日记在美出版 是是非非 欠缺的是民族认知

一家美国出版社为什么要迫不及待地出版一个中国作家的日记,当是日记里有他们喜欢的"味道"。说白了,他们可以利用这种"味道"当作反华工具。眼下疫情全球施虐之际,美国和西方国家一些人鼓吹疫后起诉中国索赔,而巜方方日记》则是他们四处张罗的"证据",用作攻击中国的武器。

方方日记在美出版 是是非非 欠缺的是民族认知

方方,作家,家住武汉。武汉因疫情"封城"后,方方在家里每天以日记形式,在微博和微信等自媒体上发布她听说的、想到的、了解到的等等。日记一共60篇,她在最后一篇中引用《圣经》里的一句话作为结尾:"我最美好的仗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己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宅在家里写日记的方方,跑了什么路已经跑尽了?这条路怕是创作60篇日记的心路。而她所谓最美好的仗已经打过了,跟谁打仗?来看下方方2月5日的日记:"我记录下这些细碎,是要告诉那些有罪的人们:不是只有死者和病人承受了灾难,我们所有的普通人,都在为这场人祸付出代价。"

原来,方方说的这仗,是跟"人祸"打,而她的武器就是60篇日记。她在2月15日的日记里写道:“病毒将一个完满家庭所有的生命,吞噬一尽。我很难过,心想,吞噬他们的,仅仅是病毒?”

不仅仅是病毒还是什么,恐怕方方指的是还有"人祸"。

虽然方方没有明说,但凡有点文化的人都明白,方方把矛头指向一些有决策权力的干部及政府部门。疫情开始时,由于这是一种新生病毒,在应对和处理上确实存在不到位地方。但说是"人祸",这是欲加之罪。从武汉封城到全国支援,无数医护人员放弃节日告别亲人奔赴武汉,源源不断的杭疫生活物资流向武汉,迅速建成的雷神山和火神山医院,都表明中国抗击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采取的正确决策和付诸的坚定行动。而执行这场抗疫任务的干部群众,更是一马当先奋勇向前。从社区干部到志愿者,从普通市民到快递小哥,他们用真诚和付出,谱写了全民抗疫的壮美颂歌。更有武汉、湖北及支援湖北的全国各地医护人员,以一命护一命的拼搏精神,不顾安危全力救治病人,有的为此献出生命。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也许是宅家,方方的日记里,很少有抗疫的正能量记录,更多的是怨天忧人,冷漠无情,除了埋怨还是埋怨。"是呀,武汉只是暂停,但那些装在运尸袋里的人,却是完结"这是方方2月3日日记里的话,对逝世同胞没有起码的尊重,用词刻簿丧失人性。

综观整个方方日记,大多是对政府的不满与责难,将一些不确切的消息用消极的情绪完成,有的还无限上线。真想看到有对抗疫充满信心,乐观向上,那怕是曙光初露的描述,可惜…难怪很多网民质疑方方日记的动机。

方方日记在美出版 是是非非 欠缺的是民族认知

确实,方方日记里记录的,都是"听谁说、医生朋友告诉、某某电话、从某某了解到"等等不确定性说辞。在她笔下,殡仪馆无主手机散落一地…某个女护士已经死去…但从来不去考证这些是不是谣言,她象写小说一样写。也难怪,方方一直呆在家里,没有深入现场,如果不用这些说辞,怎么去完成洋洋60篇日记大作。有人在这方面作了统计(见下图)。

方方日记在美出版 是是非非 欠缺的是民族认知

作为一个作家,熟知深入实地创作的重要性。所谓眼见为实,耳听有可能为虚。可方方偏反其道而为之。有人说:这是一个荒诞的事情,小说家用小说家的笔法,用道听途说的消息,去报道一个真实的全球瞩目的事件。而且,她和她的粉丝们言之凿凿地告诉大家,她的日记是真实的,起码她的情感是真实的。

方方这么做可能是为了"抬"红自已,但她因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估计。有人这样认为:方方日记在美国出版,对她来说可能是完成了一个心愿,但对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来说,则是送去了可以多维度炒作的半成品,可以加入各种调料,对于美国政要来说,他们干的就是来料加工的活,而最终还要贴上中国作家的标签。她成为西方媒体口中"反体制反压迫"的"英雄文人",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成为反华的武器和工具。

方方日记在美出版 是是非非 欠缺的是民族认知

作为植根于中华民族土壤里的作家,方方所为缺乏严重的民族认知。这也是文人作家需要补上的一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