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國家被美國製裁都倒了,為何伊朗被制裁幾十年,至今堅挺

我們知道,伊朗在霍梅尼發動伊斯蘭革命之後,搞政教合一,神權政治。從伊斯蘭政權建立之日起,就高舉反美大旗,對外輸出革命,給美國的中東戰略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從1980年起,實力強大的美國就多次指責伊朗,說伊朗秘密發展核武,對伊朗實施長期的經濟封鎖和石油禁運。

很多國家被美國製裁都倒了,為何伊朗被制裁幾十年,至今堅挺

(霍梅尼發動伊斯蘭革命)

世界上同樣被美國製裁的石油大國委內瑞拉,早已民不聊生,內憂外患。但伊朗卻一直沒有向美國低頭,大有和美國抗爭到底的架勢。這不禁讓人好奇,面對美國長達40年的制裁和封鎖,伊朗究竟靠什麼屹立不倒呢?

一、美國的制裁。

這些年來,美國和伊朗的關係,從來沒有真正緩和過。經濟制裁也從未間斷過,只不過時而嚴厲,時而鬆懈。

為了遏制各個國家和伊朗的貿易活動,美國通常會採用軍事手段,利用艦隊封鎖伊朗周邊的海峽,對過往的所有船隻進行強行檢查。

空運也是一樣,伊朗周邊的沙特、伊拉克、阿富汗都是美國的盟友。一隻小鳥想從伊朗上空飛過,都逃不脫美國的監視。

沒有哪一家國際運輸公司願意得罪美國,成為美國的檢查對象。所以伊朗的進口和出口都大大減少,經濟遭受巨大打擊。

布林頓森林體系解體後,美國成功建立起石油美元結算體系。以石油為支柱產業的伊朗,也不能例外。美國對伊朗實施石油禁運和制裁後,可以很輕鬆地追蹤到任何與伊朗有關的美元交易流向,查明和伊朗有貿易往來的國家,以及為伊朗提供結算業務的銀行。

沒有哪個國家的企業敢得罪美國,銀行更害怕被踢出美元結算體系。可以說,伊朗的對外貿易完全被孤立。

很多國家被美國製裁都倒了,為何伊朗被制裁幾十年,至今堅挺

(霍爾木茲海峽地圖)

二、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

伊朗面對美國的制裁,能屹立不倒,首先得益於它的地緣優勢。

伊朗地處霍爾木茲海峽和波斯灣出海口,掌控著國際石油運輸最重要的海上通道。

霍爾木茲海峽全長150公里,最窄的地方僅有52公里,是中東國家出口石油的主要海上通道,在如此狹小的海上通道上,伊朗可以輕鬆實現對整個中東石油的航運限制。

一旦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堵住波斯灣出海口,整個阿拉伯國家聯盟的石油出口,將完全癱瘓。到時候,美國的阿拉伯盟友和西方的經濟,將會受到重大打擊。這也是為何美國在伊朗周邊軍事基地林立,卻輕易不敢向伊朗開戰的原因。

倘若美軍敢率先打擊伊朗,那麼伊朗海軍將會牢牢鎖住霍爾木茲海峽,把美軍強大的海上艦隊,包圍在曲折幽深的海峽內,利用輕便靈活的伊朗導彈艇和反艦導彈,給適合大海域作戰的美軍艦隊以沉重打擊。

很多國家被美國製裁都倒了,為何伊朗被制裁幾十年,至今堅挺

(海灣戰爭)

三、完備的工業體系。

海灣戰爭時期,伊拉克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被美軍打得土崩瓦解,歸根結底還是工業基礎落後,所有武器和裝備均依賴於進口。所謂的海灣第一軍事強國,其實外強中乾。

但伊朗不一樣,早在巴列維王朝時期,伊朗就通過白色革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工業體系。

後來,伊斯蘭宗教政權成立後,這些工業得以完全保留。

如今的伊朗,不僅能實現武器自給自足,還能生產飛機、坦克、導彈。連核武都能自主研發,這是當初伊拉克薩達姆政權所不能比擬的。

四、自強和團結。

伊朗是整個中東唯一一個什葉派伊斯蘭國家,境內的什葉派教徒多達70%左右。面對周邊遜尼派伊斯蘭國家的敵視和堵截,伊朗民眾有著同仇敵愾的團結意識和品質。再加上教士政權對其它民族的包容,“伊朗人”的身份得到各族人民的認同。

伊朗的國內整體秩序相對穩定,讓喜好在它國發動顏色革命的美國,幾乎找不到滲透和分化的機會。

伊朗還是個自強自立的民族。面對美國長期以來的封鎖制裁,伊朗積極引進現代化工業技術,通過和俄羅斯等國家合作,不斷壯大軍事工業體系,發展農業和輕工業,降低石油資源的經濟依賴度,保持了國民經濟的相對穩定。

總的來說,正是因為伊朗團結、自強的民族特質,以及先天的地理優勢,讓美國投鼠忌器。再加上伊朗的輸出革命,成功把敘利亞、伊拉克、也門等地區演變成什葉派勢力圈。而當這些地區成為伊朗經濟軍事的中轉地後,美國的制裁和封鎖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