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言:以人为镜,防微杜渐


老人言:以人为镜,防微杜渐

不镜于水,而镜于人,则吉凶可鉴也;不蹶于山,而蹶于垤,则细微宜防也。《围炉夜话》

如果不仅仅是以水为镜,而且也以人的得失成败作为借鉴,那么就可以从中明白吉凶祸福的规律;在山丘间没有跌倒,但是却在平地上的小土堆前摔倒,这说明从细微之处加以预防十分重要。

老人言:以人为镜,防微杜渐

每个人的阅历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躬行。这就要求我们要以我们他人的言行得失、经验教训来审视自己、衡量自己、警示自己,从而少走弯路。特别是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要想准确地判别是非,裁定事物取舍,把握事物趋向,更需要我们善用“以人为镜”。

老人言:以人为镜,防微杜渐

以人为镜,就是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听取进去不同的意见,不决意孤行,唯我独尊。否则,优点得不到发扬,缺点难以改正,久而久之,事必败,业必败,人必衰,最终是自己把自己打败。

以人为镜,就是以别人的言行来启发自己,让周围生活环境好的因素感染自己。如果你留意一下身边,不难发现周围有不少优秀分子值得自己去学习,要经常与他们比一比,看看差距有多大,努力方向在哪里,从而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老人言:以人为镜,防微杜渐

以人为镜,有一个以什么样的标准选镜子的问题。老人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见贤思齐,以人之长,补己之短,方能自律、自爱、自尊、自重。但人有忠奸之分,君子小人之别,这需要我们用心去选“镜子”,要以那些好心人、正直人为镜,而不是以德性差、心地邪的人为镜。

以人为镜,还有一个用什么样的眼光看镜子的问题。镜子再好、擦得再亮,如果自己站的角度不对,看的眼光斜了,那也是很难看到自己的不足,很难照出真实和客观来的。

以人为镜,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是非善恶,从中照出不足和缺陷,然后拾漏补遗,纠正不足,防微杜渐,从而使自己臻于完善,趋于完美。

老人言:以人为镜,防微杜渐

历史往往是一面镜子,他人的成败得失也往往可以成为自己立身处世的借鉴。唐太宗就善于以史为鉴,以人为鉴,从中总结历代王朝兴衰得失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他因此而成为一代名君。他说:“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其实,从古到今,这种“人镜”并不少见,关键是这些镜子是为正人君子设的,他们严格要求自己,勇于改正错误,这才乐于照镜子洗澡正衣冠,也敢于照镜子后痛改前非。而那些私心很重贪腐成瘾之人是不敢照镜子,不会去照镜子的。所谓“锁子锁君子不锁小人”便是这个道理,对于他们需要进行的是法纪的约束,无论是小苍蝇还是大老虎一齐拍敲打杀,如此,天下吏治方得肃清,民怨少,国家安宁。

老人言:以人为镜,防微杜渐

有句谚语说:“马儿不会在悬崖旁摔倒,却容易在平地上失蹄。”这是说人们在险要处能格外小心,防止失足,而在平凡细微之处却容易掉以轻心,丧失警惕。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也是这个道理,因此古人十分注意从细微之处着眼,防微杜渐,避免于不经意处跌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