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防疫復工“兩手抓” 實現首季“開門紅”

近段時間以來,市市場監管局堅持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好支持復工復產,做到“兩手都要硬”、確保“兩戰都要贏”,各項工作實現了一季度“開門紅”。

精準施策防控疫情。該局成立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設立專項工作組,成立暗訪督導組,建立市、縣、鄉三級聯查聯動機制,推動市場監管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全面關停活禽交易市場和經營戶,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禁止市場活禽交易、宰殺,切斷可能的傳播源和傳播途徑。建立與國藥控股(商丘)有限公司等16家公司“點到點”的聯繫機制,積極協調醫藥批發企業加大防疫物資的採購力度,一季度共購進口罩259510只,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了物資支持。為轉產防疫物資的企業開闢“綠色通道”,現場為企業辦理相關許可審批事項,支持防疫物資生產企業復工擴產,增加我市防疫物資生產供應。強化市場執法檢查,嚴厲查處銷售不合格食品、過期變質食品、假冒偽劣食品等違法行為,嚴厲打擊不法分子銷售各種假冒偽劣藥品等違法行為,嚴厲打擊製售假冒偽劣醫療器械及無照無證生產經營行為。一季度全市市場監管系統累計出動執法人員150170人次,檢查集貿市場9780次,檢查經營戶118724次,檢查商場、超市47909次,檢查醫藥門店、藥品醫療器械經營企業28308次,檢查餐飲門店48553次,查處各類違法案件358件。

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出臺《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推行“五個辦”切實加強登記註冊和行政審批服務的通知》,推行登記註冊和行政審批服務網上辦、掌上辦、郵寄辦、預約辦、上門辦,提供全天候電話諮詢服務,提高許可審批效率,鼓勵社會投資興業。一季度共辦理各類市場主體設立登記1.29萬戶,全市市場主體總量達到48.5萬戶,同比增長23.7%。制定出臺具體措施,從優化政務服務推行不見面審批、延長證照相關的辦理時限、強化技術支撐、減免檢測費用、實行包容審慎監管等方面,幫助企業解決復工復產難題,強化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政策激勵。充分發揮職能優勢,支持小微企業以動產抵押、股權質押等方式進行融資,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題,推動簽訂合作協議的5家銀行為近400戶小微企業發放貸款,幫助50多家企業通過動產抵押、股權出質解決融資問題,共幫助企業融資10餘億元。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聯合稅務、公安等部門下發《關於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的通知》,將我市企業開辦時間從3個工作日壓縮到2個工作日,進一步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將市局層面的食品、藥品、醫療器械相關業務的審批時限壓縮至法定時限的30%以下,將相關業務的備案辦理時限壓縮至1個工作日內。將特種設備註冊登記壓縮在3個工作日內,其餘特種設備行政許可事項壓縮在5個工作日內。保持12315熱線人工服務24小時暢通,及時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共接到消費者諮詢、投訴、舉報18145件,有力地維護了消費者合法權益。

保障三大安全底線。保障食品安全。推動政府出臺《關於健全食品安全責任制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若干措施》,嚴格落實食品安全黨政領導責任、部門工作責任、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等。全面推進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創建工作,健全完善議事協調等工作機制。加強豬肉和畜禽肉市場、網絡訂餐食品安全等領域監管。保障藥品安全。對防疫用藥生產企業逐一開展檢查,督促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保障疫情防控相關藥品質量安全。加大藥品抽檢工作力度,強化問題風險防控,保障全市用藥安全。保障特種設備安全。開展元旦、春節期間特種設備安全暗訪檢查,對疫情期間加班加點生產防護物資的企業和倉儲企業使用的電梯、鍋爐等特種設備進行重點監管,一季度共對全市70餘家特種設備使用企業進行了復工檢查,檢查出的34個隱患已當場整改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