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静走了,丈夫乘包机奔丧:不要低估一个国家对平民英雄的敬意


张静静走了,丈夫乘包机奔丧:不要低估一个国家对平民英雄的敬意

善良女孩张静静

张静静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孩,她善良、能干,还爱笑,是一个5岁孩子的妈妈,有个幸福的家庭,但即便如此,把这样一个女孩放到中国数亿的家庭中,也再普通不过。

就算放眼全世界,从她的身上似乎也找不到什么特别亮眼的地方。

不过,她是一位逆行者,是一位敢于在最危难的时刻奔赴火线的人,因而,当这位身份为山东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的张静静,在结束援鄂任务、回到山东按规定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满,即将返回家中时,突发心脏骤停,消息一经公布后,立即牵动了亿万中国人的心。


张静静走了,丈夫乘包机奔丧:不要低估一个国家对平民英雄的敬意

护师张静静

短短数天时间,全国各地的人们自发为她举行各种悼念活动。


张静静走了,丈夫乘包机奔丧:不要低估一个国家对平民英雄的敬意


张静静走了,丈夫乘包机奔丧:不要低估一个国家对平民英雄的敬意


张静静走了,丈夫乘包机奔丧:不要低估一个国家对平民英雄的敬意

与此同时,远在非洲参与援建的张静静丈夫韩先生在得知妻子离世的噩耗后,一方面强忍巨大的悲痛,致信媒体:“远在大洋彼岸的我,虽有万分的担心与不舍,但更多的是为自己拥有如此大爱的妻子而自豪!”

另一方面他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愿望:而如今见不到妻子最后一面,成了他永远的遗憾。


张静静走了,丈夫乘包机奔丧:不要低估一个国家对平民英雄的敬意

使馆官员看望韩先生

之所以说出这番话,是因为现今抗疫形势的需要,各国几乎取消了国际航班,因而,一个看似简单的要求却成了最大的难题。

一个平民英雄的丈夫,在妻子去世后,回国奔丧从情感上来说是最合理的要求,可这个时候,却变得那么遥不可及。故而,人们在纪念张静静的同时,反倒更揪心韩先生的回国。

只要是英雄,即使名不见经传,就该被敬重!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之处,也是细微之处彰显一个国家对她的人民表达无私大爱的优良传统!

张静静丈夫想要回国的愿望一经披露,马上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重视,国家公器高效运转,在极短的时间内经多方协调,终于解决了问题:张静静的丈夫韩先生将于4月11日从塞拉利昂乘包机到布鲁塞尔,从布鲁塞尔回国。

一个普普通通的护师,她的死何以会动用国家资源?

这是因为张静静的确是一位英雄。

先来看她在援鄂期间写的日记:

“为何和年幼的孩子分离我没哭;没能陪父母吃上团圆饭我没哭;战场上累到颈椎病复发我没哭;条件艰苦,没桌子用手端着吃饭我没哭;一早晨抽30个患者的血我没哭;为卧床的患者翻身换尿不湿,我没哭;一天下来,脸上被口罩勒出压痕、压疮,我没哭;从隔离病房出来,全身衣服汗湿透,往下滴水,我没哭……但是当被患者集体点赞,当患者竖起大拇指的那一刻,原谅我没忍住,泪流满面;当看到患者治愈出院,给我们挥手告别,原谅我没忍住自己的眼泪。”

“我们最渴望的,就是患者的平安,我们最希望的,莫过于患者痊愈出院。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今日立春,希望‘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希望从今天开始我们听到的都是好消息,希望阴霾消散,胜利来临。”


张静静走了,丈夫乘包机奔丧:不要低估一个国家对平民英雄的敬意

……

从张静静的文字中,你不难发现,这是一个充满大爱的女孩,她的心地善良,恪尽职守,甘愿在平凡的岗位上任劳任怨。

不仅如此,在初入鄂地参与黄冈地区的驰援时,因为山东的医务工作者和当地人的语言不通,她还编纂了一份《护患沟通手册》,以方便医患交流……

是英雄就该被敬重,哪怕他(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关于这一点,历来被我中华民族奉为圭臬,任何人都不能低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