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正史也瘋狂# 怎樣才能收穫男人的真心?看看她們的做法

戰火紛飛狼煙四起,誰人烏江自刎,誰人成就霸業,無非男人世界中的弱肉強食;誰人唱起“虞兮虞兮奈若何”,揮淚別美人,誰人生時布衣君主,亡後妻權當政嬌妾辱,男人世界中的女人可悲可嘆!

春秋戰國,絕非太平盛世,華夏大地,地動山搖,此時英雄,彼時草寇,逐鹿中原,征戰四野。然,煙霧瀰漫,血腥沙場,依稀可見,婀娜嬌龐,溫馴有虞姬,剛毅見呂雉。

虞美人天生麗質,溫婉賢德,撫琴弄弦,能歌善舞。頗得霸王寵愛,視為紅顏,擁為知己,即便是征戰揮劍,也不捨令其獨守空閨,每每命其左右侍奉。瞧,硝煙遮月,卻掩不住深情濃意,好一幕春江花月夜,女人撥絃,男人舞劍,琴劍和鳴,四目相對,脈脈含情。虞姬視項羽為英雄,膜拜崇敬,誓死相隨,於是有了那句“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唱畢舉劍自刎。霸王痛失愛人,熱淚行行,稍縱的瞬息天人永隔,足見虞姬之堅貞,霸王之真情。此情此景,如今,亦只得低吟一句“三軍已散佳人在,六國空亡烈女誰”。

話題#正史也瘋狂# 怎樣才能收穫男人的真心?看看她們的做法

劉邦生性狡黠,好近女色,卻有單父人呂公下嫁其女。劉夫人足智多謀,雄才膽略,早期為夫招賢納士,籌措軍餉,與漢軍上下同甘共苦,浴血奮戰,堪稱女中豪傑。但,女子即便心若磐石,也擔不起夫君的置若罔聞,剛毅有佳的呂雉,也終逃不過那壇醋地侵擾。今論呂后陰險毒辣,可曾憶起昔日,囚禁楚國,思兒念女,心繫社稷,忍辱負重;又曾可知,漢王自救,三次棄子;最令這位崢嶸女傑心頭絞痛的,尤是漢王的疏情薄義。劉邦稱帝,雖立劉盈為太子,卻終日欲以劉如意取而代之,呂后為保兒身,更是義不容辭,四尋良計,劉邦終因敵不過朝野眾臣的義正嚴詞,而作罷此事。漢王駕崩,孝惠帝即位,子幼母助,此刻的呂后不再是往日裡田中除草、純良抒情的平民少婦,也脫去了忠肝義膽,心懷天下的襟衣,兵戎相見的爭奪,勾心鬥角的端倪都敵不過女人心中長久的妒怨、長久的孤寂來得慘烈。只為了一個“恨”,呂后將戚夫人處為“人彘”,哪怕親兒見狀也只得驚呼:“您的所作所為不是人所能幹出來的。”此般心狠手辣,惡名遠播。然,靜心冥想,倘若劉邦重情重義,知恩圖報,歷史又會作何更改?

話題#正史也瘋狂# 怎樣才能收穫男人的真心?看看她們的做法

身為女子而言,虞姬的路是坦途,雖說是風花雪月後的悲鳴哀呼,揮淚相別,但她心中無悔,魂系情真,或許她早已預見了霸王不多時日的追隨,亦或許是要用自己的生命激勵著項羽,爭創霸業,可惜遂不如人願。女子無才便是德,心中只裝著一個霸王的虞姬,生時嬌柔,身後貞烈,亦無怨無求。

相反,呂雉的一生艱險多難,透過歷史的薄紗,我彷彿遙見呂雉孤單孱弱的身軀蹣跚於戈壁險灘,烈日當空,汗淚交融,身後是一道洞徹心扉的血痕,她的一生是用自己的鮮血譜寫的一曲悲歌。即使大權在握,即使萬人之上,她心明,死後無非枯屍一俱,回想其生,辜負篤情的夫君,蔑視生母的兒子,半生戎馬,半生朝權,得到的終將失去,未得的刻骨銘心。於是將這等不甘化作對權勢的渴求,重用呂氏一族,殘害劉氏一脈,卻終不得扭轉歷史的乾坤,只留下一世身後罵名。

“子為王, 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女?”千年前,當戚夫人吟唱此曲時,站在宮闈另側的呂后,是因這份戰利品而面露喜色,還是心中莫名惆悵潸然淚下,她會否悲楚自己的淒涼,深知自己與先夫的心,相隔何止三千里,更知自己被困於這高牆紅瓦之中,被虜於自己不斷焚燒的慾火之中,不得自救。

同一時代的女子,同為君主的女人,演繹著各異的人生,一似蜿蜒綿長的細流,一似風吹四起的塵沙,終了都淹沒於歷史的長河,不見了虞姬,永別的呂雉,只是千百年後,我依然感覺得到,那舉起重劍的雙手在微微顫動,那怒斥群臣的面容下疲憊不堪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