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花日记》:揭露男尊女卑下的病态婚姻


《紫阳花日记》:揭露男尊女卑下的病态婚姻

张爱玲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写道:“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红玫瑰与白玫瑰》是张爱玲一部广为流传的中篇小说,故事中的风情万种的王娇蕊就是妖艳的红玫瑰,她对佟振保来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奈何她还是被振宝抛弃,嫁给了人,迷失了自我,丢失了个性。孟烟鹂,是佟振保的妻子,她有着传统社会女性的所有优点,但最终她只会顺从的生活在振保的夫权统治下,成为一枝丧失了自我意识和自由灵魂的、苍凉的“白玫瑰”。

不论是白玫瑰,还是红玫瑰,她们的命运都是一场盛大的悲剧。这段“红玫瑰与白玫瑰”的语录,成为了刻画男性心理的至理名言般传承了下来。

其实他们的婚姻悲剧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那个时候社会是中西方文化交汇时期,新思想的觉醒和旧思想的束缚在不断的作斗争,在挣扎中人们的情感和婚姻生活都呈现了一种病态之中,更加呈现的是处于男权社会中女性摆脱不了的悲剧人生。


《紫阳花日记》:揭露男尊女卑下的病态婚姻

众所周知,张爱玲的文笔是极其细腻的,她能清晰的描绘出普通大众的隐秘的心理与情结。不论是对心理的描述 还是对社会的揭露,《红玫瑰与白玫瑰》都和《紫阳花日记》有异曲同工之妙。

《紫阳花日记》是日本著名的文学大师,国民作家渡边淳一的作品。渡边淳一一生发表了130多部作品,代表作无数。他也是网友评选出的排名第一的日本对华友好人士,他对日本政府曾经犯下的滔天罪行予以严厉地批判,拥有一位伟大文学家对历史应有的自觉与责任感。

《紫阳花日记》展现的是对中年情感的现实描述。省吾是一家私人医院的院长,也算是事业有成。妻子志麻子是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妇。他们的婚姻表面上其乐融融,儿女双全,丈夫小有成就,为事业忙忙碌碌,妻子持家贤惠,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其实早已经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了,这虚伪的面具在省吾偶然间看到妻子的日记后,被撕碎了。

作为一个家庭主妇,没有经济来源的妻子,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不论是从婆婆那里,还是从闺蜜朋友那里,都得不好一个可行的方案,最后只能各自平静,以宽容理解的心态,来继续病态的夫妻关系。


《紫阳花日记》:揭露男尊女卑下的病态婚姻

一、病态的婚姻观念,来自于上一代的言传身教

省吾作为一个成功人士,家里的一切有妻子打理,包括孩子的成长,学习上的琐事,都不用他操一点心。

也正是因为妻子的忙碌,他的忽视,让妻子心中有了怨气,有了委屈,而这一切他从没有在意过。他从没想过一本正经地向妻子表示感谢,也从没说过感谢的话,不过是在妻子生日的时候,他曾让医院的护士去买围巾或者包,拿回来送给妻子。

多可悲,就连礼物也是应付差事了,但是他从没有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妥。就算透过日记,他发现了妻子已经知道了他与医院员工诗织的关系后,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妻子如果因为这个去大吵大闹,对他不理不睬的话,就太不懂事了。

他不理解为什么在家庭不致破裂的前提下,不能干点风流事,这几乎是每个男人都有的愿望。诗织年轻漂亮,充满了活力,对他崇拜,顺从,就是一朵妖艳的红玫瑰,任其采摘。相比之下,妻子无趣,每天围着厨房孩子转。但是他知道,生活中不能少了妻子的存在,因为有了她,他才能对家里不管不顾。所以,这两个他都想要,并且觉得互不影响。


《紫阳花日记》:揭露男尊女卑下的病态婚姻

这样的认知,让人感到心寒,讽刺。他甚至还大言不惭的说,妻子应该胸襟再豁达一些才对,表面上让着丈夫,而私下有自己的主张,这样岂不更好。在这方面,只要看看他的妈妈自然就明白了。妻子嫁到他们家以来,应该是看到过父亲在世时耳闻目睹了公公和婆婆的夫妻关系,应该是了解的,可如今却抱着男女都一样,夫妇应该平等地拥有权力和主张的想法。

从这些话中,我们就能够看出省吾的父母相处根本就是不平等的地位。书中不止一次的提到,当省吾对志麻子有怨言的时候,都会说“这方面应该看看我妈妈自然就明白了”。在妈妈给省吾的印象中,妻子对丈夫就应该顺从,妻子应该捧着哄着丈夫,这样家庭就会平安无事。

当志麻子隐晦地告诉了婆婆,省吾可能在外边包养情人时,婆婆也是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她不必在意,因为看着一本正经的公公也曾经跟陪酒女郎有过不可言说的关系,但是他们都是玩玩,不会选择抛弃妻子,拆散这个家的,因为他们在意名声,所以“丈夫的婚外情什么的就像夏季的台风,刮一阵子就过去了”

是的,作为一个公众的人,名声很重要。所以,他们会维系“假面夫妻”关系,在外边胡作非为,不过是笃定了大家都一样,妻子不会离婚,因为父母就是这样的。可以说省吾父母的言传身教,是造成省吾对婚姻关系误解的罪魁祸首。


《紫阳花日记》:揭露男尊女卑下的病态婚姻

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收入的家庭主妇是可悲的

志麻子偷偷的调查丈夫,甚至从蛛丝马迹中找到了丈夫的犯罪证据,但是找到了证据又如何呢?

所以,她才会无奈的说:“遗憾的是,我们这下全职太太的生活来源主要依赖丈夫,因而处理和丈夫的矛盾时,投鼠忌器,顾虑很多。虽然不愿意承认,但在现实生活中,主动权是掌握在他的手里的”。

作为全职太太,她掌握不住主动权,甚至如果离婚,举步维艰的是自己,并不是犯了过错的丈夫。这就更令丈夫有恃无恐,因为一个全职太太并不能养活自己,要以这样的地位来对等地和丈夫争斗,这种做法本身就很愚蠢。

一个男人,工作顺利、家庭安定,他就是一个自由而幸福的人,但人的欲望不会满足,在宽敞的大房子里,看着知足的妻子和孩子的同时,他会有疑问“难道我的愿望仅此而已吗?”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男人有钱就变坏。

他们会认为,妻子的一切都是因为自己努力工作的结果,所以妻子是不劳而获的,就应该对他感恩戴德。


《紫阳花日记》:揭露男尊女卑下的病态婚姻

就连志麻子给朋友打电话,朋友也说夫妻的关系不都是一样,她的情况不算太糟糕,起码不用为孩子、父母、房子的贷款等事情奔波着,一点一点渡过生活的难关。

志麻子和省吾完全不是对等的身份,志麻子在这段关系中,其实是附属的,被动的身份。孤注一掷的后果,她没办法承担,所以她没有什么办法。

志麻子与社会是脱节的,甚至是被孤立的。她没有什么朋友,没有工作,没有同事,她的想法都埋在内心深处,没有地方去派遣纾解。她的人生就是丈夫孩子和家务,这些东西像一座牢笼,束缚住了她,找不到任何的出口。

生儿育女,做牛做马,付出了十几年,到最后才发现为了守护这个家而倾注的热情都是没有结果的,是白费劲,是自欺欺人的自我满足。

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没有经济作为后盾,她就没有办法去解决当下的局面,这就是她作为家庭主妇的悲哀。


《紫阳花日记》:揭露男尊女卑下的病态婚姻

三、志麻子的悲剧,是整个日本社会家庭主妇的悲剧

志麻子并不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相反她的父亲是教授,她一直生活在一个自由的家庭里。事实上,她跟省吾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不同的,省吾的家庭是传统的家庭,男尊女卑的观念切切实实存在于他们的家庭中,甚至是丝丝扣扣。这也就造成了两个人相对无话的局面。

结婚并不是单纯的两个人结合在一起就行,“结婚其实就是成长经历、教养等都不同的两个人,被一时的热情冲动驱使走到一起,以后不知道还会发生什么问题。结婚时抱有的梦想和希望,结婚后不一定就能继续下去。有不少在半途中就千疮百孔、暗淡无光了。”

志麻子与省吾的婚姻就是在半途中千疮百孔、暗淡无光了。但是作为家庭主妇的志麻子却无计可施。对于她来说,作为一个名人妻子,虽然经济上没有可烦恼的,但是没有自立能力,每天需要看着丈夫的脸色过日子。

她面对的无外乎两种结果,要么奋起反抗离婚,要么忍气吞声继续。她想起了一个不常见面的朋友智津子,智津子的父亲是律师,并且她也离过婚,不过没有孩子。

智津子告诉她,离婚一点都不明智,因为要租公寓的话,还需要担保人,没有男性担保人,根本住不进去。女人要一个人生存下去,问题相当严峻,志麻子根本就不了解。就连赔偿费也拿不到多少,尽管丈夫是过错方。

这就是日本的现实,因为对家庭主妇的社会评价极低。


《紫阳花日记》:揭露男尊女卑下的病态婚姻

志麻子如果离了婚,就算得到了抚养权,但是因为经济方面,监护权可能还要属于丈夫。智津子告诉她,这就意味着丈夫想怎样就怎样,甚至可以不让他们见面,更何况,抚养权她很难得到。

总而言之,离婚一点都不明智。那如果不离婚,又忍受不了这样的人生该怎么办呢?这时另一个朋友告诉她:“趁着这个机会,你也试着搞搞婚外恋。丈夫包养情人,你马上就会忘掉的·····”

大学老师就这样出现在了她的世界里,带着一种报复心理,她就这样跟老师纠缠在了一起。换句话说,她的所作所为和诗织又能什么分别呢?

作为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已经不再年轻了,长期的心理压力,为孩子为家庭劳心劳力,她已经像丧失了养分的花朵,没有了靓丽可言。

女人和男人在面对诱惑的时候,男人只是行动派,不动心。而女人不一样,女人最容易迷失的就是心。所以志麻子在患得患失中,终于安心的回到了自己日常生活中去了。

就算是假面夫妻,只要能继续保证家庭生活的圆满,就不必忌讳那样的智慧。人生路还长,何必那么死板呢!

与其说志麻子看开了,不如说她认命了。作为男权社会中的一员,她的地位是低下的,不容反抗的。志麻子的悲剧是整个日本社会家庭主妇的悲剧。她的妥协,是对男权的妥协。

在《紫阳花日记》整本书中,不论是志麻子,还是志麻子的婆婆,朋友,包括作为他老师的妻子,女儿同学的家长,省吾,省吾的朋友等等,对待丈夫寻找激情和妻子守护家庭的认识,都是根深蒂固的,这是整个社会的悲哀。这些宿命般的人物都是男权社会的产物,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