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要多讀書,雜項收藏品學會這些步驟,不吃虧!

雜項收藏,因為它的品類繁多,鑑別方法各異而一直是收藏界的一個大冷門,在沒有豐富的雜項收藏領域的知識補充的情況下,大多數人都是盲人摸象,更有自大的人覺得自己能窺一斑而知全豹,往往就是這樣而吃了大虧。

不懂就要多讀書,雜項收藏品學會這些步驟,不吃虧!

藏品鑑定多付諸實踐操作,可以邊學邊看,要知道學無止境,多一點藏品經驗也是好的。而如果想在雜項收藏知識方面有所建樹,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問題呢?

首先你要認清自己對於雜項收藏的初心,是真心想要鑑賞,還是要做投資。你的出發點不同會導致你投入收藏界的精力和時間也有所偏差。而無論你出於什麼目的,古玩藏品的鑑賞書籍,或者其他傳媒渠道的資源,都要去涉獵學習,俗稱博覽群書。

不懂就要多讀書,雜項收藏品學會這些步驟,不吃虧!

有學識的基礎,對於什麼雜項藏品有什麼歷史,總會有最起碼的認知。就好像竹木器,因為戰國時期的竹筒和漢唐木文化傢俱隨著年代的久遠而不易保存,而元朝以前的卻多是殘存件,所以導致目前僅有少量文獻和圖片資料的記錄。而後期出現的民間竹木器藏品,多為明中後期才興起。

不懂就要多讀書,雜項收藏品學會這些步驟,不吃虧!

這類例子讓藏家更容易認識到,從源頭上去了解雜項藏品的工藝起源、其後的歷史發展狀況,演變到流傳於世的變遷歷程,這些歷史依據,對於想入手一件喜愛的藏品,在辨別真偽的時候就有了歷史借鑑。

對於在收藏界浸淫多年老藏家,他們比新入門的藏家更知道結交志同道合的收藏界朋友的重要性。他們喜歡參加關於收藏的任何活動,因為實踐出真知,在與其他古玩藏家、商販、拍賣公司、鑑定專家、投資者等等各界朋友交流的過程,交流收藏心得,互相學習收藏經驗以豐富自己在各類藏品中的鑑賞學識,

不懂就要多讀書,雜項收藏品學會這些步驟,不吃虧!

有條件的藏友可多參加全國各地的雜項拍賣會,實時掌握雜項藏品的拍賣行情,今後在收藏的路上對於價格的把握會更加精準。總而言之,豐富自己藏品知識底蘊的途徑一定是多學多看多問,不至於收藏多年,還是摸著石頭過河,這就好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