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宣慰府,600年前贵州行政中心,如今成为毕节旅游的一张名片

在黔西北的毕节市大方县,有一处罕见的“九层八院”的巍峨大型彝族仿古建筑。它静静坐落在群山之中,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九层衙门。能够有这样规格的建筑形制,在古代的西南地区并不常见。这座非比寻常的

贵州宣慰府,仿佛娓娓诉说着那段不平凡的历史……

贵州宣慰府,600年前贵州行政中心,如今成为毕节旅游的一张名片

熟悉贵州历史的人都知道,贵州曾有四大土土司:水西安氏、播州杨氏、思州田氏和水东宋氏。元朝时期设立土司制度,以鸭池河为界划分水西、水东。播州大致在遵义等黔北地区,思州则在以开阳为基地的黔东北地区,水西以毕节、大方一带为主,水东则以鸭池河以东的贵阳、龙里等地为主。四大土司中尤以水西彝族土司历史最为长久,最早可追溯到三国蜀汉时期。一直到清朝实行“改土归流”才消亡,持续近1400年。甚至比很多中原王朝的时间都长,有“百年王朝,千年土司”的说法。

贵州宣慰府,600年前贵州行政中心,如今成为毕节旅游的一张名片

《奢香夫人》剧照

贵州宣慰府最早叫罗甸王府,至明朝时始称贵州宣慰府,之后历代水西宣慰使都在这里处理政务。最为人乐道的就是一代彝族巾帼英雄奢香夫人就曾在这里执政办公。她支持朱元璋的明朝军队平定西南残元势力,修驿站、纳汉儒、奖耕织、通贸易,为加强民族和睦、维护祖国统一繁荣立下了不朽功勋。歌手凤凰传奇有一首广为流传的歌《奢香夫人》,就是根据彝族小调对奢香夫人的赞颂写成的。

贵州宣慰府,600年前贵州行政中心,如今成为毕节旅游的一张名片

不幸的是,原贵州宣慰府已毁于战火。现在的贵州宣慰府是2008年大方县政府根据历史记载和实地勘察后仿建的。建成后的宣慰府后倚云龙山,前临罗施塘,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一座精美六孔弧形桥横跨罗施塘,日出时分阳光洒在水面,波光粼粼,当地人称为“罗施跃金”。宣慰府前是一座葫芦形广场,源于彝族人对葫芦的崇拜。

贵州宣慰府,600年前贵州行政中心,如今成为毕节旅游的一张名片

罗施塘和六孔弧形桥

经过广场就到了宣慰府门前,两座铜狮子威武霸气。进入大门后就是分布在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的九间大殿和八座院子。九间大殿均是面宽36米,进深9米的单檐歇山顶式建筑;八座院子的东西两边各有对称的16间庑殿,都为面宽20米,进深7米的悬山顶式建筑,处处体现着彝族森严的等级制度。而所有建筑装饰的造型也有一定的讲究,额枋上刻龙纹图,窗棂上雕“龙腾虎跃”花纹镶框等等,这些又表现出水西彝族崇龙尚虎的“龙虎文化”特色。

贵州宣慰府,600年前贵州行政中心,如今成为毕节旅游的一张名片

整个贵州宣慰府建筑群雄伟壮观,不失王者风范,吸引着无数游客来这里旅游参观,成为毕节市亮丽的一张旅游名片。而奢香夫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和睦的爱国情怀也在新的时代大放光芒!(文/林海雪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