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的矢志革命1”给李鸿章的建言书

1882年,孙中山以英文语法全校第二的成绩毕业。《太平洋商业广告日报》在关于此事的报道中这样写到:“夏威夷国王卡拉卡瓦为毕业生孙中山颁发了英文语法奖,这名在三年前还不懂英文的少年,已开始身着西服,变了装束,但唯一不变的仍是那条长长的辫子”。原来孙中山早就立下了宏愿。

1883年的7月,一身新绸衣的孙中山回国了,船行珠江口,官吏截停小船,向旅客索要钱财。地方上这些削官吏欺压百姓的这种行为,孙中山是感同身受。尽管这种朴素的觉悟,还不免带有几分少年的天真,但为民族前途奋斗的种子,已经扎根在他心灵的深处。

“孙中山先生的矢志革命1”给李鸿章的建言书

“孙中山先生的矢志革命1”给李鸿章的建言书

1887年秋,孙中山进入香港西医书院攻读医科,通过医术来作为入世之媒,来挽救人民的生命。在西医书院学习时,孙中山结识了好友陈少白 尤列和杨鹤龄等人,他们常常聚集在一起,以清廷“四大寇”自称,抒发救国抱负。“所怀者莫不为革命之思想,所研究者莫不为革命之问题”。

“孙中山先生的矢志革命1”给李鸿章的建言书

1892年7月孙中山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他在澳门和广州两地行医,开办药局。但“行医日只一两小时,而从事革命者实七八小时”。此时的孙中山更关心的是“医国之法”。

“孙中山先生的矢志革命1”给李鸿章的建言书

“孙中山先生的矢志革命1”给李鸿章的建言书

“孙中山先生的矢志革命1”给李鸿章的建言书

“孙中山先生的矢志革命1”给李鸿章的建言书

然而清王朝正江河日下外敌觊觎,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国家该何去何从,有识之士不能不投以莫大的关注和思考。孙中山窝在书房里,足不出户,挥笔写下了8千多字给时任直隶总督李鸿章的建言书,在这封建议书里,孙中山详细的阐述了自己在教育 农业 工矿业等方面的改良方案。

“孙中山先生的矢志革命1”给李鸿章的建言书

“孙中山先生的矢志革命1”给李鸿章的建言书

“孙中山先生的矢志革命1”给李鸿章的建言书

“孙中山先生的矢志革命1”给李鸿章的建言书

“孙中山先生的矢志革命1”给李鸿章的建言书

1894年春天孙中山带着自己的建言书,风尘仆仆的来了天津。李鸿章的直隶总督行馆位于天津的金花桥,地处闹市车水马龙。

“孙中山先生的矢志革命1”给李鸿章的建言书

“孙中山先生的矢志革命1”给李鸿章的建言书

然而此时这位朝廷的重臣正为应付甲午战事而忙得焦头烂额,完全无暇顾及这位来自南方的普通青年。

每日更新:下一节 “孙中山先生的矢志革命1“成立兴中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