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你要更幸福,真的有勇气吗?刀刃向内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你要更幸福,真的有勇气吗?刀刃向内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前言部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告诉我们如何善用这本书。

首先,一定要把它从头到尾认真地阅读一遍。其次,读完以后,不要束之高阁,而要放在你经常能看得到的地方,再随手翻阅对照。最后,要带着和别人去分享的这种目的去读它。为了更好地和你的亲友、同事去分享,你就会更专注于你所读的内容。

要解决问题,就要由内而外重新改造自己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困惑、恐惧甚至痛苦,需要去解决。怎么解决?要想改变现状,只能改变自己。这点大家都比较认同吧,因为你想改变现状、外部环境和他人,这是无法掌控的,只有改变自己是可以掌控的。改变自己从改变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开始。

作者研究近200年来成功和幸福因素的文献发现,前150年,是品德成功论。以富兰克林为代表的具备一些优秀品德的人,如诚信、谦虚、忠诚、节欲、勇气、公正、耐心、勤勉、朴素和一些称得上是金科玉律的品德,使他们真正地走向成功。而后50年,个人魅力论取而代之。个人魅力论就是说,外在的一些因素比如性格、社会形象、行为态度、人际关系、沟通技巧等这些因素今让人获得成功和幸福。作者认为,技巧能获得暂时的成功,给人昙花一现的感觉,但从长远来看,只有本质上能打动别人的东西,如美好的品德才是人获得成功的最根本原因。品德成功论和个人魅力论都是一种社会思维定势。

一种思维定势影响了你,你就会对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作者列举少妇和老太太画像的实验给我的印象特别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定式,有时候我们坚定不移地认为自己是对的,但其实从他人的角度来看,也未必是错的。思维定势往往会局限人的看法,甚至造成错误的结果,所以要学会思维转换。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你要更幸福,真的有勇气吗?刀刃向内


那如何进行正确地思维转换?

就是以原则为中心,体现个人成长和改变。原则和价值观不同。原则是具有普适性的,它是放在所有地方都可以通用的,为大家所接受的一种真理。比如真诚、公平等内容。成长和改变的这个原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往往不愿意改变自己,人最难的是改变自己。所以作者指出,就是人要由内而外的改变,才能破除思维定势带给自己的一些影响。这本书还有一个特别突出的特点,就是每一章结束后都有一个付诸实践环节。

我的付诸行动:

1.检验我的思维定势:

一次在四川农村,我孩子痛经。我老公的姐姐知道后说我去拔点儿草。我当时觉得很不习惯,想:到商店买点红糖不就行了吗?拔什么草?又不是没钱买红糖。后来姐姐拔了几根叫益母草的东西,煮了点红糖,加了一个荷包蛋,让孩子连吃带喝下去。几分钟以后问孩子说好多了。我当时觉得孩子是心理作用。姐姐他们不信科学信野草,真是很愚昧,但是碍于情面,也也没有说什么。

这次回老家,我来月经,肚子也很痛。我问老公的姐姐有没有红糖,她又按原来的方法,随手在房旁边的地边拔了些益母草,只是我没让放鸡蛋。没想到我喝下去一会儿,肚子真的一点也不疼了,比只喝红糖效果好很多。这是姐姐他们经过检验了的好方法。四川老家有很多人,一般头疼脑热肚子痛之类的都不买药,而是在地边采些草煮水喝。用这些土方法还挺管用的,但是在我看来就觉得很怪异。其实不能自以为是,觉得自己觉得对的就一定是对的,别人的就一定是错的。那些益母草其实是中草药,又长在房屋附近,采摘起来既方便又不用花钱,是真正的就地取材。而我从小长在北方,接触这一类用草药治病的例子很少。其实才是少见多怪呢!

生活中这样的思维定势很多,比如对自己熟悉的、已接纳的或习以为常的一些事情的看法,总是被思维定势紧紧地捆住,自己却浑然不知。遇到自己不熟悉或意见不一致的,就会争锋相对。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你要更幸福,真的有勇气吗?刀刃向内


2.转换我的思维定势:

在生活中我们和其他人交往,往往只凭第一印象,比如通过长相、穿着、说话方式、语气语调等来判断这个人好坏,而随着进一步交往,才发现以貌取人、光看表面是靠不住的。

生活工作中,我们对家人、亲友、同事、老师、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思维定势。转换这些思维定势的关键,要抛开既有的印象或成见,敞开心扉,认真观察,客观公正地思考,深入体会他人的内心和感受,才不会轻易被思维定势所左右。

时时觉知自己的思维定势,并立即转换,就像拿一把刀向自己体内刺去,有时会让你看到血淋淋的真相,很疼,很疼。

但是,长痛不如短痛,为了不痛一生,只有痛一时。为了更幸福,别无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