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和帖的区别,你的误会有点深?

常见学书法的人问:什么是碑,什么是帖?又或者问:碑、帖怎么区分和学习?


一般的观点认为碑就是指刻在石头上的书体,帖就是写在纸上的墨迹。


这种看法也对,也不对。


谓之对是因为从材质上确实如此,石头即碑,纸笺即帖。但从书法的专业角度来讲就显得表面化了,碑帖的概念放在“书法”中并没那么简单。


比如日常问的“你是学碑的还是学帖的?”,这里面的碑和帖就不仅仅是指石头和纸了。


梳理书法史的脉络,书法大致可以分为两派:帖学和碑学。接下来本文就要着重讨论“碑帖的区别”。


首先我们对比下面两张图:

碑和帖的区别,你的误会有点深?

定武本兰亭序


碑和帖的区别,你的误会有点深?

邓石如隶书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刻在石头上依然是“帖”,而清代邓石如写在纸上的隶书墨迹却是纯正的“碑”。


那么是否可以认为行草书就是帖,篆隶都叫碑呢?

碑和帖的区别,你的误会有点深?

秦汉简书

碑和帖的区别,你的误会有点深?

林散之书法


上图中,秦汉时期书写在木简上的篆隶书墨迹可以称为“帖”,而现代草书大家林散之的行草书却可以被划分到“碑”的范围。


再看:

碑和帖的区别,你的误会有点深?

司马氏墓志

碑和帖的区别,你的误会有点深?

董其昌 岳阳楼记


司马氏墓志单字如指甲盖大小,是碑,而董其昌大字岳阳楼记却是帖。


综上,划重点:从书法概念来讲,碑帖的区别不在于形制、书体、大小的不同,碑和帖的核心区别在于笔法。


简单来讲,碑和帖在笔法上有以下几点区别。


帖:铺毫使转

碑:逆锋顶纸


碑和帖的区别,你的误会有点深?


这是碑帖笔法最主要的区别,以二王为代表的帖学笔法一般用侧势起笔,笔尖往下一切即打开笔毛进入书写轨道,流利方便的书写模式很适用于书信手札。


书写过程中讲究面与面的转换,书写者不要把笔画看成一根简单的线条,笔画的搭接是由一个面转换到另一个面的。


这话如果不好理解,读者可以试看艺术体操中的彩带,在空中甩出去的样子是各个面在翻转的。

碑和帖的区别,你的误会有点深?

再联系王羲之《丧乱贴》中的某些使转用笔,它在运行过程中笔锋也是不同的面在翻转的。


碑和帖的区别,你的误会有点深?


碑和帖的区别,你的误会有点深?

王羲之《丧乱帖》局部


米芾说的作书当八面出锋也是这个意思,笔锋的使转要求书写者手指掌的敏感度要比较高,这也是帖学书法经常以书札小字面貌来呈现的原因。


而碑学书法的起笔 一般是逆锋入纸,因为笔锋逆顶而行,所以线条显得圆浑而有力量。


帖:顺应笔性

碑:模拟刀刻斧凿


碑和帖的区别,你的误会有点深?


帖学的用笔在转折提按之间充分顺应笔性,该提的时候提,该按的时候按,笔毛在打开和收窣之间自由装换,如庖丁解牛,不轻易损其锋芒。


所以帖学用笔一般只用到笔尖及一点笔肚,因其要充分利用到毛笔的弹性,写帖一般会用短锋硬毫去书写。


碑学模拟刀刻斧凿,所以下笔会狠一点,势大力沉,如老牛犁地,有时候在行笔过程中会刻意地去找一点阻力感,节节换势,如屋漏横,如虫噬木,有一种积点成线的感觉,有时会将毛笔按到笔根。


因其要体现出浑厚丰富的线条质感,写碑一般会用长峰羊毫。


碑和帖的区别,你的误会有点深?

曾熙书法


上图中的碑学用笔节节换势,笔画线条有时候会出现如颤抖状的波磔,追求苍劲老辣的效果,但这种笔法不可太过刻意。


帖:追求清雅精致的书卷气

碑:追求浑穆古拙的金石气


碑和帖的区别,你的误会有点深?


从笔法上升到审美范畴来看,帖学如高士名流、清风朗月,碑学如古佛陶俑、璞玉浑金,笔法体系和审美造成了帖学碑学的不同。


历史上有人尊碑抑帖,有人尊帖抑碑,因时代风气的不同循环往复、争论不休,我觉得对待两者只有喜好不同,而不需要有高下之辩。


大家对此怎么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